第70章 盧龍(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是,馬岱的騎兵會來嗎?
沒有陽平關或南鄭城的調令,馬岱會冒險渡過漢水,馳援定軍山嗎?
王平顯然沒有想過,要先向最近的馬岱求援。
在他看來,自己無權命令馬岱派兵,他又怎麼願意為自己這個蠻夷遭受無妄之災呢。
但法正並不這麼認為,他在王平耳邊輕聲說了一句。
“那如果讓他以為這不是禍,而是功呢?”
王平瞬間愣住了,頃刻過後,求生欲讓他作出了決定。
趁著蜀兵還沒能結營合圍、派兵截殺前,王平又派出一騎下山,趕往漢水北岸的沔陽城去了。
···
遼西,柳城。
隨著烏桓部落的崛起,柳城這個人煙稀少的邊鄙小邑也變成了一個人口稠密的城邑,眾多烏桓部眾在首領大人的帶領下,選擇在柳城周邊定居,耕種放牧,過著農牧混合的生活。
而被烏桓騎兵擄掠來的無數漢民,則被烏桓王蹋頓分派給了各個部落大人,讓他們在河谷地開闢農田,為烏桓部落製作各種手工器具,淪為烏桓貴族們帳下的奴隸。
此時,由無數柳條、榆木、毛氈、繩帶搭建的穹頂王帳,正在召開一場眾多烏桓貴族參加的大會。
身份尊貴的單于樓班和蹋頓王高踞上首,眾多烏桓名王、部落大人則分據兩列,在這一班子髡髮旃衣的烏桓貴族中,有兩個漢人服飾的男子顯得格格不入,他們此時正站在帳中,恭聲向樓班、蹋頓稟報著。
這兩個漢人,是袁尚和袁熙。
他們已經從河北的私密渠道打聽到了袁譚戰死的訊息,雖說袁譚生前與他們作對為敵,但現下聽到自家長兄戰死,身處異鄉、寄人籬下的袁尚、袁熙內心還是生出了幾分淒涼。
同時,他們慫恿唆使烏桓騎兵進攻西涼軍,幫助他們奪回幽、冀的心思也更加強烈了。
“單于、大王,那些關西賊兵已經攻殺了我等在冀州的兄長,整個河朔之地已再無敵手。他們下一步就會出兵來對付烏桓部落,我們漢人常言,先發制人,後發者制於人,不能等到他們大舉進軍,烏桓應該搶先出兵,擊破剛剛佔據幽州,人馬疲憊,還未休整的關西賊兵啊!”
袁熙神色誇張,彷彿化身為一名忠誠的烏桓人,苦口婆心地告誡著樓班、蹋頓等人出兵幽州。
袁尚則在一旁察言觀色,雖然樓班、蹋頓神情冷漠,但他出兵心切,也顧不得許多,當即又趁熱打鐵接話道:
“單于、大王,之前雖然那些關西賊兵是虛張聲勢的佯攻,但他們現下殺了我等的兄長,已經解除了後顧之憂,這一次的進攻必定是真的。我們兄弟留在河北的人已經探知關西賊首閻行在泉州挖掘河渠、建造船隻,準備要水陸並進,大肆進攻遼西了!”
身材龐大、孔武有力的蹋頓正值壯年,擁有強大的權威,年輕的單于樓班坐在他的旁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剛才一直在冷漠觀察著這對言辭激烈的袁家兄弟,沉默不語,直到這個時候濃濃的眉毛才動了一下。
他雖然是以武勇名冠烏桓,但他的頭腦一點也不比弓馬騎射遜色。
袁家兄弟自相殘殺,致使偌大的河北基業被他人所趁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對這對袁家兄弟想要借烏桓兵馬收復失地的心思也是洞若觀火。
他本可對他們這種喪家之犬置之不理,不過剛剛從袁尚口中透露出來的訊息還是讓他生出了一絲興趣。
“拿地圖來!”
他朝身邊侍衛的部落健兒喊了一聲,立馬就有王帳護衛恭敬地捧來了一卷羊皮地圖。
羊皮地圖在蹋頓的面前展開,圖中區域不大,只侷限於半個幽州範圍,線條圖案也很粗糙,十個烏桓工匠做出來的地圖,也比不上一個漢人工匠的作品。
但蹋頓似乎對這一片土地的地理瞭然於胸,只是粗略看了幾眼,胸中就已經有了大致的思路。
對於西涼軍水陸並進的作戰方案他並不懼怕,他們烏桓人的老對手遼東公孫家同樣也有一支舟師,但並不能威脅到他們部落來去如風的騎兵。
時下的舟師只能依靠海岸緩慢航行,稍有不慎,碰上風浪或者海霧,就有可能出現舟覆人亡、迷航失途的危險。
而烏桓部落分佈在內陸上,舟師根本就威脅不到他們的部落。
唯一的作用,就是運送兵馬、裝載糧食,幫助西涼軍渡過夏秋季節常常被淹沒的濱海道,抵達遼西境內。
但這樣做,同樣存在巨大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