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雍州改稱涼州,身為雍州刺史的邯鄲商就難免要卸任,若不卸任,閻行也不會讓邯鄲商轉為涼州刺史,隔絕許都朝廷和雍涼的他必定會搶先舉薦一位新的涼州刺史,大張旗鼓地出兵河西四郡,討伐不遵王命的逆臣邯鄲商。

許都朝廷看清楚了這一點,或者說曹『操』明白閻行的目的,他壓下了閻行的上表,也不置可否,打算用這種冷處理的方式拖延下去。

現下的閻行能夠幫助許都朝廷討伐叛逆、穩定關西,能夠聲援曹『操』、掣肘袁紹,這就已經足夠了,朝廷和曹『操』都不希望他繼續坐大,然後出現一個雄踞關西的“袁紹”。

只是,這個『亂』世已經經過了最初的混『亂』和無序,它的局勢在接下來會逐漸變得清晰和明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然後僅剩的強者中再展開一場劇烈的搏鬥,直到剩下最後一個活著的強者。

而在這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階段,已經沒有人能夠打斷佔據了原來司隸地區的閻行進軍雍涼的步伐,朝廷不可以,曹『操』也不可以。

既然明面上的調虎離山行不通,那就只能夠暗中挑動雍涼的虎狼互相爭鬥了。

閻行打算派心腹接觸武威太守張猛,因為根據手頭上的雍涼情報顯示,同出武威的雍州刺史邯鄲商與武威太守不合。

張猛是本朝名將張奐的兒子,因為自家父親以往在涼地的赫赫聲名,擔任武威太守的他在武威頗得人望,在很多方面都要壓過雍州刺史邯鄲商一頭。

這種“枝大於本,脛大於股”的現象,勢必不能夠持續下去,邯鄲商、張猛兩個人中終究要去掉一個。

督領三州的閻行雖然不能夠肆意罷免朝廷任命的地方刺史、郡國守相,但是眼下不管是實力還是聲望都足夠的他,卻能夠支援有能力奪權的人成功上位。

張猛,就是閻行選中的人之一。

這些事情可以交給關西的掾史去做,戲志才、周良等人幫著自己將關東的形勢照看好就行。

閻行沒有再贅言,他說道:

“無妨,那就先讓曹孟德壓著上表吧。若是河內這邊的仗打不起來,袁紹要先全力北上掃平公孫瓚、張燕,然後再大軍掉頭西向來對付三河,那孤也要返回河東,渡河前往關中,爭取秋後一舉解決雍涼的『亂』象。”

這是閻行陣營一直以來的“先西后東”的戰略,雖然過程會波動曲折,但大方向還是沒有改變,戲志才、周良都是跟隨閻行多年的老人,他們也都清楚,自然不會隨意置喙。

三人照例又交談了關東州郡的形勢,今歲一開春,除了河北的麴義之『亂』外,中原、淮南、江東地區還發生了許多大事。

首先是曹『操』和劉表對於南陽的爭奪,雖然明面戰場上曹軍在南陽郡節節勝利,但劉表實力雄厚,儘管因為內部問題不少而無法出盡全力,但只要長時間的拉鋸、消耗、較量,也足夠四面皆敵的曹軍好受了。

曹『操』爭奪南陽,從某種角度看,也算是意外幫了閻行的一個大忙。

起初還打算趁著關中大『亂』,兵入武關的劉表在婁圭敗逃、南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早早就熄滅了再從關中分一杯羹的心思,從而也避免了閻行與劉表過早發生衝突。

其次是淮南袁術稱帝,雖說逃往淮南的袁術近年來實力恢復迅速,甚至還超越了當年在南陽割據的時候,但是閻行麾下的謀臣都不看好他的稱帝,認為這是自取滅亡之道。

當然,他們也樂意看到奉迎天子、定都許昌的曹『操』為之頭疼的一幕。

最後則是孫策、劉備、呂布等小股勢力的情況,他們複雜坎坷的人生際遇也讓閻行、戲志才等人為之嗟嘆。

『亂』世最初的無序、混『亂』階段,就是這樣,存滿了各種奇妙的機遇『性』。

誰能夠想到經過多年努力方才得到一州之地的劉備會一下子就又跌回寄人籬下的艱苦處境,處在曹『操』、袁術、呂布夾縫間生存的他日漸窘迫。

而原本因為父親戰死、一直寄人籬下的孫策在渡江之後的表現和機遇卻異常的顯耀,初遭挫折的他很快就逆襲上揚,一路勢如破竹,連勢力、名望比他強得多的劉繇都被他趕到了豫章郡。

至於呂布,這位武力超群的溫侯從幷州而來,輾轉跋涉了中原、關西、河北、南陽、徐州多個地方,足跡從北到南,再從西到東,有人想他死,也有人認為他必死,可到了今日,連戰連敗、身負罵名的他依舊還活蹦『亂』跳地活在世間。

這對於某些人來說,真是這個『亂』世給他的莫大諷刺。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