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虎嘯返山雍涼驚(1)(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武威姑臧。
今年春夏的雨水並不充沛,春播種下的種子雖然已經發芽成苗,但田地裡缺水的莊稼卻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更遠處專為灌溉田畝而修建的河渠有幾段已經乾涸,在烈日下『露』出了乾燥枯裂的河床。
涼州地處苦寒,貧瘠之地不少。在武威治下的百姓,也常有乾旱、風沙之苦,但作為武威郡治所在的姑臧,卻是一處名揚河西的富邑所在。
姑臧境內有多條發源祁連山脈的河流經過,土地肥沃、牧草豐美,宜農宜牧,溝通東西的地理讓漢、胡之間的貿易在此聚集,商業繁榮昌盛,治下百姓的日子顯然比涼州許多地方的百姓要好過許多。
這些年,涼地各地的戰事不少,但武威以西的各郡所受到的波及卻不大。從郡界經過的寬廣大河將武威郡同漢陽、安定、北地、隴西等地隔絕開來,武威的兵馬只要封鎖河津,收集渡船,就能夠將戰『亂』堵截在大河彼岸,保得一方平安。
當然,這個封閉『性』在『亂』世中給河西四郡帶來了安定,但也形成了郡縣的割據,武威境內有如顏俊這類桀驁不馴的豪強,張掖郡也有和鸞、張進等豪強,而像酒泉的黃家、敦煌的張家,也都是盤根錯節地方大姓。
幸好,武威的兵馬精強,刺史、太守文武相濟,壓得住內部的豪強,對外也守得住這一片富庶。
只是一山容不得二虎,強勢的太守,不甘示弱的刺史,最後也難免因為某些緣故而刀兵相見。
策馬返回姑臧的張猛嘆了一口氣,心緒不寧的他徑直在官道旁跳下了戰馬,看著田地裡無精打采的莊稼,默然無語。
今歲大漢不僅有旱災,而且很多地方還鬧起了蝗災,那些遮天蔽日的“神蝗”雖然沒有途徑武威,但聽說它們是數量龐大,一路南下、勢不可擋,可能是要飛往東南的海域,化成大海里的魚蝦吧。
這還讓張猛想起了廣佈“滅蝗令”的關中,聽說那邊在大修水利河渠,還出現了能夠從低地汲水的翻車,耕地更加輕便省力的曲轅犁······
張猛一直想著,要派遣使者到關中去看看,學學那邊新出現的農耕技術,順便也替許久不曾回家的自己去弘農的家中瞅瞅,清掃、拜祭先君等人的墳墓。
正琢磨著這樁事情,姑臧城來的方向的官道上響起了一陣馬蹄聲,張猛收回思緒,循聲向路口的方向望去,身邊的騎士也下意識地牽馬聚攏到張猛的身邊。
急促不安的馬蹄聲中,來的是張猛留在營中的主簿。
“籲——府君,可算找到你了!”
主簿的騎術不錯,驟馳中的他一眼看到路旁張猛的高大身影,很快就停下了坐騎,趨步小跑著到了張猛的面前。
張猛身邊的騎士主動讓出了位置,主簿忙不迭地湊到張猛的耳邊,小聲地向張猛稟報著事情。
等到主簿小聲稟報完了之後,瞪大眼睛的張猛為了確定資訊,還特地又再問了一句。
“你確認是使——他要動手了?”
“絕對錯不了。府君才帶人出城不久,就有州兵藉故想要進入軍營,被軍中司馬下令士卒擒拿後,為首的一個軍吏挨不住拷打,供出了州府的謀劃。”
“時下城中不多的州兵,也悉數集結到了州府待命。又有州兵聲稱奉命入城,想要從北門進姑臧,被守城門的軍士拉起吊橋攔下後,已經亮出刀劍、弓箭,準備強攻城門了!”
同處姑臧城的邯鄲商、張猛分居州府、郡府,到任之初倒也文武相濟,合作頗為愉快,只是隨著時日一長,武威是穩定下來了,外患也少了,但內部州府、郡府之間的爭鬥卻愈發明顯,邯鄲商、張猛之間的傾軋也更加嚴重。
張猛一直牢牢控制著駐紮在姑臧城內、城外的三千郡兵,這讓身為雍州刺史的邯鄲商如鯁在喉,他的職位是高於張猛,可在這個視綱常如敝履、視人命為草芥的『亂』世,下勀上的情況在涼地屢屢發生,有兵有糧的人,管你是官吏還是草莽,一樣可以割據城邑、佔山為王。
眼下兩人的爭鬥逐漸激化,邯鄲商可不想被掌有兵權的張猛殺死在甲士不多的州府之中,因此他不顧張猛的劇烈反對,強行擴充州兵,在短時間內硬生生就將州兵擴充到了五千人。
不顧反對、大肆擴兵的邯鄲商也讓張猛更加忌憚,這一次他貿然帶人出城巡視城外遭旱的田地,其實就是想要藉機試探一下近來臥病不起、拒見外人的邯鄲商。
結果沒想到,多半是裝的邯鄲商,還真是急急忙忙就動手了。
一邊想要派州兵控制郡兵的軍營,另一邊又要增兵入城,看這架勢,邯鄲商顯然就是要撇下一切顧忌,徑直動用武力來解決武威太守張猛和他城中的黨羽了。
可惜,那些想控制軍營的州兵反過來被張猛的郡兵打敗,入城增援的州兵更是被控制城門的郡兵堵截在護城河外,急切之間根本無法進入姑臧城。
張猛出城時已經私底下部署好一切,所以他此時聽完主簿的稟報,雖然有些心驚,但並不慌『亂』,更不會害怕突然發難的邯鄲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扶著馬鞍,手腳利索地翻身上馬,一提韁繩,招呼身邊的主簿、騎士等人上馬,自己則揚鞭策馬,當先帶著眾人往姑臧城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