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智可及愚不可及(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南尹,雒陽城。
這幾個月來,雒陽中的閻行可謂忙得是“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被架空的雒陽朝廷就像是一個空殼子被虛置在一旁,以閻行為核心的實權霸府則飛快地運轉起來。
人事度支、禮法刑名、錢帛糧草、工程將作,加上權責最重的兵事,各項軍政要事將日程安排排的滿滿的,使得身處權力中心的閻行肩上的擔子又重了許多。
幸好,他統轄的霸府乃是由原先的將軍幕府和河東郡府組合而成的,充當各曹掾部的大吏多是幕府、郡府中的舊人,其中不乏裴徽、賈逵、孫資之類的能吏,地方又有嚴授、裴潛、常林等資深長吏,處理起軍政要事是得心應手,閻行指揮起來也是如臂使指。
君臣合力之下,這才總算是透過軍政兼管的霸府,將上至雒陽朝廷、下至三河郡縣的軍政之事管理的井然有序。
不過,身為掌權者的閻行,雖然有霸府的各曹掾史可以輔助,但有些事情卻還是得要親力親為。
比如說,接見應徵來到雒陽,特意前來驃騎將軍府拜謁的天下名士、地方才俊們。
西曹掾的裴徽負責府中吏士的錄用考核,尋常士人前來拜謁,諸事繁忙的閻行一般會讓裴徽代自己接見,擇才錄用,但是像荀攸這類的名士前來拜謁,閻行就必須將手上的軍政要事放到一旁,撥冗親自接見了。
當今天下大亂,英雄趁勢而起,豪傑散在四野,明君欲擇賢臣,賢臣亦擇明君,而冀州和荊州,無疑是天下最多才俊之士匯聚的地方,其次方才是揚州、遼東、蜀中等地。
眼下,閻行迎天子返回雒陽,喊出了“還於舊都,中興漢室”的口號,利用大漢天子的名義,下詔徵辟羈居在天下四野的名士、才俊入京。
慢慢的,也使得天下之中的雒陽,形成一個四方人才匯聚的局面。
雖然也有像趙儼、繁欽、杜襲的羈居荊州計程車人,認為閻行是挾持天子、擅作威福,與董卓、李傕之流並無二致,拒絕應徵入朝,甚至恥於接受雒陽朝廷的官職。
但還是有許多羈居荊州的才俊,因為遲遲得不到荊州牧劉表的重用,決定另擇明主,離開了荊襄之地,應徵奉詔,前來雒陽。
閻行就接過有類似經歷的京兆杜畿、河內司馬芝,親自考察並看中了他們的才能,先後將他們闢入府中,充當驃騎將軍曹中掾部的史、佐。
而荀攸,是羈居荊州的才俊中,來得最晚的一批。
荀攸之前是被長安朝廷授予蜀郡太守,想要前往蜀中赴任的,只是入蜀的道路艱難兇險,又有五斗米賊隔絕為亂,因此荀攸才不得不停留在荊襄之地。
現在荀攸雖然是姍姍來遲,但閻行依舊非常高興,親自接見並和他面談,折節下士,虛心地向這位年近不惑的天下名士請教。
荀攸的智謀和膽識都非常出眾,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能夠慧眼察奸。在長安時,與同為天下名士的鄭泰、何顒謀誅董卓洩露後,鄭泰倉皇出逃,何顒憂懼自殺,只有荀攸視死如歸,在牢獄之中依舊飲食自若,最後活著撐了下來,見證了董卓的覆滅。
但荀攸也是一位深密有智防的人物,在與荀攸的交談中,閻行隱約察覺到了荀攸的深藏若虛,只是這更加堅定了閻行要將這位深藏不漏的大才留在自己身邊的打算。
一番面談過後,閻行當即決定,闢荀攸為軍師祭酒,參贊驃騎將軍的軍機兵事。
為了這樁任命,閻行還特意詢問了軍師祭酒戲志才的意見。
戲志才籌劃軍略,參贊軍機的功勞是原先將軍幕府、河東郡府的掾史都知道的事情。可以說,他被授予軍師祭酒這位官職是實至名歸的,府中掾史也盡皆心服的。
但是荀攸就不一樣了,雖然他頂著海內名士的名氣,但終究還未曾在閻行的麾下展露過真實的才幹,加上荀攸為人藏巧於拙,不為人所知,因此閻行必須撫平將荀攸闢除入府所帶來的波動。
戲志才,就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只有戲志才欣然接受荀攸與其同列,那府中的其他舊人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怨氣和牴觸情緒。相反的,如果戲志才帶頭在暗中打壓荀攸這位在府中驟登高位的新人,那隨即也會給驃騎將軍府中帶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
結果,在閻行向戲志才出言詢問的時候,戲志才灑然一笑,徑直說道:
“智可及,愚不可及。荀公達,非常人也,不可屈就,明公闢其為軍事祭酒,正相宜也!”
在戲志才心中,他也知道隨著閻行用兵範圍的擴大,舊疾在身的自己很難持續跟隨閻行南征北戰,畫策軍中。而荀攸的到來,恰恰好能夠一定程度上填補自己留下的空位,這也是閻行為何在初次面見之後就對荀攸委以重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