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兵前先有禮使至(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進到了大帳之中,閻行也沒有刻意保持著那股高高在上的威儀,他隨手摘下了兜鍪,搖晃了被壓得痠痛麻木的脖子,一邊湊到帳中的輿架邊上去觀看輿圖,一邊笑著對段煨說道:
“段公這一戰打得痛快啊,擊敗馬騰軍、一舉收復長安城,聲名遠揚,相信不久,關東士民『婦』孺都能夠知道段公的威名了,朝廷又要有新的賞賜了。”
戎裝在身的段煨對於閻行的話淡淡一笑,他也知道了雒陽城中變故、袁曹兩家出兵、天子東遷許都的一連串事情,這對於閻行麾下的一些文武來說,自然是一次不小的打擊,但在閻行的臉上,他看不到一絲喜怒哀樂的痕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快速觀察過後,段煨連忙出聲謙虛,並主動來到了輿圖之前,為閻行講解起當前的關中局勢來。
“將軍請看,韓遂的大軍已經控制了汧渝之間的城邑,並且不斷派遣兵馬進駐美陽、武功兩城,扶風郡有大半是已經落入了韓遂軍的手中。”
“所幸,我軍在一舉收復長安城之後,中郎將張遼一部已經趕往槐裡城,加固城防、修築營壘,在長安城的西邊構建了一道屏障。而將軍在降服了馬騰之後,馮翊郡和京兆郡也都已經平定,除了商洛之間的梁興、武關的王忠這兩小股人馬,關中之地已盡在將軍的掌握之下。”
“因此,我軍先至,得了地理優勢。韓遂後發,則兵鋒正銳,槐裡之戰,實乃此番關中最後一戰,槐裡城的一得一失,都會幹繫到接下來關中局勢的走向。”
老將段煨指點著輿圖上的關中山川城邑,將兩軍形勢一一道來,閻行認真傾聽,間或頷首,耐心等到段煨講完之後才說出了自己的問題。
“韓遂軍的軍勢如何?”
聽到閻行問起韓遂軍,段煨環視了帳中一眼,同在帳中的賈詡、荀攸、趙鴻、裴綰幾人都各司其職,忙於整理、匯總帶來的和帳中的軍中文書、圖籍宗卷。
只有他們兩人站在輿圖前研談著當前的兵事,身為自己副將的楊豐則在一旁沒有開聲,段煨趕忙回過神來,回答道:
“據張中郎將來報,單是武功、美陽兩城探知的韓遂軍,就有不下兩萬之多,若再加上後續從汧渝之間趕來的後續人馬,只怕有四五萬之多,韓遂麾下羌胡部落眾多,秋高馬肥、銳氣正盛,張中郎將建言不可冒進輕擊,宜駐重兵於槐裡城,抵擋涼地大軍的入侵。”
聽了段煨的話,閻行笑了笑,雖然段煨說是張遼的建言,但閻行還是從中聽出了段煨的意思,他看了沒有出言的楊豐一眼,笑著轉向段煨問道:
“那依著段公的意見呢?”
段煨也看了楊豐一眼,才又接著沉『吟』說道:
“兵法雲: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關中之地,我軍三分已得其二,但士卒久戰之下,人馬亦已疲憊,而韓遂取後發制人之勢,麾下羌胡又『性』堅剛猛。煨以為,還需堅壁清野,疲敵為上,野戰為下!”
段煨的話是老成之言,而“堅壁清野、疲敵擊惰”也是中原王朝對付遊牧部落常見的以守代攻的一種戰略。
按照段煨具體到關中之戰的戰術來打,只要河東大軍和韓遂軍對峙拖到嚴冬,這一戰就算是河東一方贏了!
即使不能夠擊敗韓遂軍,但是閻行一方自始至終都立於不敗之地,完全可以熬退韓遂之後,再徐徐用兵,收復扶風郡西面的城邑。
只是閻行表面不動神『色』,但內心似乎並不贊同段煨的老成之言,他想了想,又笑著轉向楊豐問道:
“伯陽,你以為呢?”
西征大軍之中,楊豐作為段煨的副將,他的身份就是用來平衡軍中勢力的存在。因為出征之前,閻行有關叮囑,所以楊豐雖然對段煨頗有微詞,但是一直沒有發作,依舊以主將段煨的意見為準。
但現在閻行已經抵達軍中,楊豐自覺已經無需再相忍為公,他斟酌了一番之後,終於果斷開口:
“將軍,豐以為,此戰乃是定奪關中的最後依仗,有進無退,必須全力以赴,一決勝負。先前在新豐與馬騰軍久持不下,致使大軍滯留關西,這才有了關東袁、曹兩家趁虛攻伐之機,此番若是再對峙拖延,看似有利於退敵,卻只怕不利於大局啊!”
先前段煨主張對峙拖垮馬騰軍的時候,軍中主戰派的楊豐等人就頗有微詞,認為段煨只顧著自己的穩中求勝、保全名聲,反正耗得也是河東辛苦積攢起來的錢糧,這完全就是棄大局於不顧!
所以此時楊豐的話一說完,閻行還沒有反應,段煨卻是老臉一紅,搶先開口了。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