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兵前先有禮使至(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軍中楊豐等將對段煨的怨氣,是隨著袁、曹出兵,雒陽內『亂』、久持無功等事情,慢慢積累起來的。
到了天子東遷,楊豐等河東系的軍將,胸中的怨氣算是積累到了頂點。
幸好關東訊息在傳到軍中之前,段煨就已經決定進軍,擊破馬騰了。
於是這場怨氣,總算是透過擊敗馬騰、收復長安的一場大勝仗,消弭在無形之中。
不過,這不代表楊豐等河東系的軍將對段煨的詬病就消除了。
這一次,一聽到段煨還想要向閻行建策“堅壁清野,匹敵擊懶”的戰術,沉默許久的楊豐終於就開口了。
而聽了楊豐的話,段煨哪裡不清楚他話中所指,老臉一紅,卻是搶在閻行發話之前開口。
“老朽豈是不知大局之人,可正是因為關東屢屢出了變故,這定奪關中的最後一戰,我等才需要慎之又慎。咳咳,畢竟天子東遷,對民心、軍心的影響也是有的。”
“所以,退敵之策,需得是萬全之策。疲敵之策看似不顧大局,實際上才是真正兼顧大局的求全之策!”
楊豐面『色』冷峻,想要出言反駁,閻行卻是伸手止住了他。
“此戰,來時我也與叔升、子起等人商談過,諸將各言利害,久之不決,我自當內斷於心耳!”
既然閻行都這麼說了,楊豐雖然還有話沒有說完,但卻也不好再在這個時候說了,他旋即沉默下來,而段煨在見到閻行表態之後,也不再堅持自己的主張。
在談論了另外幾樁其他軍務之後,段煨、楊豐就知趣地告辭了。
等到他們退下之後,閻行這才回到了大帳中自己的胡床上,隨手將腰間的佩劍等物解了下來,一一放到了案几之上。
“將軍,看來這段徵西和楊偏將的分歧不小啊!”
裴綰鬍鬚還沒長成,但膽子卻是不小,他輕笑著地將幾卷軍書堆到了案几上,然後一面拿起閻行佩劍放到帳中的蘭錡上,一面笑著對閻行說道。
閻行聞言也含笑點了點頭,卻有些疲倦地眯上了眼睛,沒有開口。
諸將或是“勇戰派”,或是“慎戰派”,各言利害,自然是分歧很大,而身為主帥,他才需要時時謹慎,做到不偏聽、不偏信,在耐心聽取各方意見後,斟酌考慮,根據情況,做出恰當準確的決策。
至於什麼萬全之策,那都是騙黃口小兒的,若有那麼多萬全之策,古往今來,那麼多名將也就無需為此愁白了頭了。
眼睛雖然假寐眯著,可閻行內心的心思卻依然活絡著。
其實內心深處,閻行是主張短時間內決戰,以求儘快擊敗韓遂軍的。
早在抵達甘陵營中不久,河東留守的嚴授就遣人將他信中談到的那一車河東大棗給閻行送來了。
原本按照嚴授的量入為出,解除了關東危機之後,河東只供應西征大軍一面的糧草,是可以支撐到年末的。
可是入秋之後,通曉觀星天時之術的嚴授察覺到了今歲氣候驟然突變的異常現象,他說星宿移位、天象有變,很大可能今歲寒冬會提前到來,來年甚至還會有災荒,所以各郡必須減種宿麥、儲備糧食、抽調民力、築堰蓄流,以備荒年。
嚴授不好干涉關西兵事,所以在如常供應西征大軍的糧草的同時,也千方百計地節流,以減少開支。
閻行一向要求以身作則、上行下效,所以留守河東的嚴授也不等他吩咐,就將一車河東大棗送來了。
這是嚴授沉默無聲的告誡,也是要閻行提前體驗這種將大棗充當成口糧的生活,只要這樣,才能夠真正設身處地,做出恰當的決策。
想到這裡,不由泛起幾分苦笑的閻行突然睜開了眼睛。
轉身又抱著文書返回的裴綰見到閻行睜開了眼睛,以為他披著鎧甲坐著不舒服,詢問閻行說道:
“將軍,可要解甲先休憩一會?”
閻行搖了搖頭,他待會還要再去軍營巡視,看看跟隨自己到來的歩騎人馬是否已經安頓下來,同時也要巡視營盤的守備,慰問軍中傷病計程車卒,手中這幾樁軍務還沒有處理,他怎麼能夠解甲休息呢。
他此時突然睜眼,卻是要向帳中的賈詡、荀攸等謀臣問策的。
賈詡年紀大了,手中的動作也慢了下來,坐下席上察看案牘的樣子慢騰騰的,但若是細心留意,卻會發現他的眼睛依舊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賈公、軍師,你們都看過河東郡府快馬送來的文書了,若是我欲率軍速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