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鐵騎聲聲催號鼓(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環視車隊之中,雖然李氏這五百部曲都披掛著曹軍制式的鐵鎧、皮甲,打著兗州的旗號,但是細看之下,還是與自己麾下的曹軍有很大不同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氏部曲中,雖然也以兵法約束,但部曲行軍並不整齊有序,他們在行軍途中也不是沉寂嚴肅的,不少部曲士卒都雜七雜八唱著粗鄙葷俗的地方歌謠,還有的伍什互相取笑,嘲笑著對方上一次戰鬥的膽怯和誇耀自己冒著箭矢衝陣時的勇氣。
這些部曲看似散漫無序,罔顧軍法,但卻又能夠自成一系。稍稍落後掉隊計程車卒無需軍吏呵斥,在其他相熟的族人嘲笑聲中,就必須咬咬牙迎頭趕上,那些崴了腳計程車卒也無需軍吏派人前來醫治,就有同行計程車卒主動停下腳步,察看傷勢,相互攙扶。
軍法在這支軍隊中並不顯見,反而是一種另外的約束在維繫著這一支軍隊。
于禁甚至還看到了有些自家配有戰馬的部曲,竟然沒有乘馬代步,而是跟著沒馬的部曲步卒一樣行走著、說笑著,臉上絲毫沒有一絲不適或者異樣的感覺。
看到于禁半響沒有開口,而是盯著自家部曲中棄馬徒步計程車卒沉默不語,李典笑了笑,主動開口解釋說道:
“這是我從兄生前征戰時立下的規矩,李家子弟從軍可以自備兵甲馬匹,但是行軍之時,除了統兵、哨探、傳令之屬可以騎馬外,其他李家子弟一同對待,必須下馬步行。”
“一來是節省馬力,二來就是可以讓他們和其他無馬的族人、賓客走在一起,結成一團。這與軍中步騎分序、號令森明的情形大相徑庭,這倒是讓校尉見笑了!”
于禁聞言搖了搖頭,還在看著,過了一會才說道:
“尊兄與曼成,皆是善於治軍之將!”
莫名得了曹軍中素有治軍嚴謹的于禁的稱讚,年輕的李典不敢託大,連忙出聲想要謙遜,不料剛一開口,卻聽到了曹軍斥候熟悉的號角聲。
“嗚嗚嗚——”
李典一聽到曹軍預警的號角聲,臉色頓時大變,他一把握住了馬鞍邊上的角弓,瞪大了眼睛朝著發出號角聲的西北方向,驚愕說道:
“是敵襲?”
于禁這近一個月行軍途中沒少遭遇河南地的西涼騎兵,倒是表現為甚是鎮定,他肅聲說道:
“應該是河南地遊弋的西涼騎兵,曼成你帶著部曲,先護著糧車往汴水邊上走,擇選一地以車為障,列陣以守,我先往阻截住他們,稍後再趕去與你會合!”
李典是眼光敏銳之人,于禁雖然表現得鎮定,但李典還是看出了他話語中的沉重,從號角聲方向判斷,只怕不僅僅是尋常遊弋的輕騎,而是成皋關內大舉出動、前來截斷糧道的西涼騎兵。
只是現在再糾結這些都是無用的,李典也不在意此時的指揮權歸屬,連忙指揮自家的部曲調轉方向,眾人趕著糧車,急急往汴水河畔方向轉進。
奔走不過幾裡地,但衝近汴水西畔的時候,趕著牛車的民役還是累的氣喘吁吁,可是李典心知在平原上驅馳如風的騎兵群的厲害,不敢停下有稍微地歇息,忙不迭地指揮部曲帶著民役背靠汴水淤灘,佈設車障,列陣以待。
曹軍的號角聲還在不斷響起,時近時遠,到了後面還夾雜著長短不一的其他號角聲。
李典知道,那是于禁所部和來襲的西涼騎兵遭遇了。
河邊車障還未佈設完畢,派出去哨探的李家子弟已經騎著快馬趕回來了,他們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跟陣中的李典稟報說道:
這次來襲的是一大股西涼騎兵,遠遠看去,敵軍聲勢只怕不下千騎,于禁所部的步卒不僅和那支敵軍騎兵群在前方遭遇,而且似乎還被敵騎圍住了,已經看不到于禁的軍陣,在平原上以步對騎,又無屏障,只怕于禁部是凶多吉少了。
聽到這個嚴峻的訊息,李典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于禁所部前來護衛糧道,方才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輜重車隊能夠安然撤到河邊防守才選擇迎難而上,在無險可守的平原上冒險阻截敵騎的。
此時聽說于禁所部深陷重圍,生死不明,李典內心頓時猶豫起來。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