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自建房能補點,但是補的相對不太多。咱們就是隨意說,關鍵看人家是怎麼解釋的。”

晚飯後,平時由於忙碌疏於走動的鄰居們又開始在衚衕路椅旁、槐樹下紮堆聊天。聊得起勁兒,也不怕蚊子叮咬,大爺們搖著蒲扇,盤算著自己家的拆遷款。許是要不久分離的緣故,對於這鄰居情誼,大家也多少有些不捨。

“家裡西瓜屯得多,今多切了點兒,你們都嘗嘗。”北屋大媽不知道什麼時候冒了出來,端了兩盤子切好的西瓜頁給大家分。“您別忙活了,這都吃飽喝足出來遛食的,再吃一肚子水回去。”旁邊一大爺打趣著,手卻是第一個拿了頁西瓜往嘴裡送。

“這西瓜好吃,是我兒子專程從大興買來的,甜著呢。”北屋大媽說著看到西屋女人的孩子,也遞給他幾頁西瓜:“給你家老太太和媽媽也拿過去。”小孩兒接了西瓜道聲謝跳著腳的回去了。

拆遷辦就設在能仁衚衕東頭的大院裡,自從發了拆遷告示,那裡常有人進進出出很熱鬧。對於在規定期限內簽了拆遷協議的居民會有些許的獎勵,大多數家庭不需要拆遷辦費力做工作,就會主動簽協議。

“這以後拆了,就得買遠一點的房子了。白塔寺、西四、阜成門,這些地方的房咱那點拆遷費可買不起。” 我念叨著。

“這地方也不讓回遷,祖祖輩輩住的地方現在住不了了。咱們回來是別想了,但也不能買太遠的,不然以後做什麼也不太方便。” 父親回應著我。

當時,北京的房價基本還沒有飆升。二環附近的房價六七千,三環的房價三四千,現在想來卻是不可思議。那時,大多數人們的思想還是比較封閉,認為房子就是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沒有囤房的心思。在二環陶然亭公園不遠處出售經濟適用房,房價四千多一平米。當時政策寬松,填個表就能申請,沒有過硬的審核。即便這樣,父親去溜達一圈回來,沒有打算買,說是居住密度大。

正聊著呢,南院王奶奶敲門哭喪著臉進來了。

“您這是怎麼了?”父親看到王奶奶難過的樣子,邊安慰著王奶奶邊和我說:“給王奶奶去沏杯茶。”同時,趕忙上前一步,將王奶奶攙扶到沙發上。

“我這心裡憋屈呀,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現在家裡打成一鍋粥了。”王奶奶邊說邊抹眼淚。

“您別急,您慢慢說,我們聽著。”父親勸慰著王奶奶。

“我這不是一兒子一閨女嗎,我原想著拆遷這錢給兒子多分點,閨女少點。畢竟閨女找的人家也不錯,家庭條件好,也不差這點兒。我這小兒子剛結婚,還沒房子,做著倒插門的女婿,覺得在人家抬不起頭。我想把這錢多給兒子些,好歹他能買個房獨立生活。”王奶奶跟父親訴說著。

“我覺得您想得也周到,有什麼問題嗎?”父親繼續耐心聽王奶奶講。

“可是閨女不我偏心眼,從小到大什麼都向著她弟弟。我自己感覺從沒有對誰不好,沒有虧欠誰,都是我的孩子,我沒有厚此薄彼。”王奶奶邊說邊捶著胸。

“孩子可能隨意說兩句賭氣的話,您別往心裡去,畢竟閨女要少拿錢的,也可以理解。”父親說。

“這孩子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事,她堅決不同意我的想法。我心想著,既然不同意,我和老伴留點錢以後到遠處租個房子住,剩餘的拆遷款給兩個孩子平分了。”王奶奶又說。

“這樣也可以,做的公平他們誰也不會再說什麼,您也別操這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您能管孩子到什麼時候呢。以後您兒子多奮鬥幾年有出息了,他自己能買大房子。”父親繼續寬慰著王奶奶。

“可是事情沒有結束呀?閨女還是不答應,說這麼多年一直是她在照顧我們老兩口,兒子很少來看我們,所以她覺得自己應該多分點。因為這事,她和我吵吵一天了。我今兒把兒子也叫來,商量著怎麼辦,兒子也執意要多分點。兒子說這戶口本上有他的名字,沒有閨女的名字,他更應該多分點。這兩孩子誰都不讓步,今兒氣得我們家老頭子心髒病都快犯了。”王奶奶說著又要掉眼淚。

“這拆遷本來是挺好的事,怎麼家裡人都鬧成了這個樣子?聽說後面那條衚衕頭院的一大家子現在也是吵得不亦樂乎,整個院子都是他們家的,那麼多的房按理說怎麼都好分。但這一拆遷,本來關系不錯的兄弟姐妹都打了起來,現在誰都不理誰了。”父親說著又拿自己做例子:“您讓兩孩子學學我家這幾個兄弟姐妹,哥弟妹四個人,他們三個都不要這拆遷款。都說自己有房過得也還好,就不跟我這當哥哥的爭拆遷款了。我家跟您家不一樣,我家這是公租房,拆遷款給的也不多。房本承租人上寫著的是我們四個兄妹的名字,但是他們誰也不爭不搶。”

“是你們家家風好,都知道互相謙讓。我記得你們老爺子是很講禮數的人,小時候管你們管得可嚴了。不像我太溺愛孩子,現在自己吃這苦果。”王奶奶說著又嘆了口氣。

“總有解決的辦法,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您也別太往心裡去。我這雖然生活也不容易,但過去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感覺虧欠父母,也虧欠妹妹和弟弟。很多年家裡發生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們在抗著。我是想著把拆遷款分他們一些,也算是對他們的補償,但是他們執意不要。”父親跟王奶奶又多聊了些家事。

正說著,王奶奶的老伴兒在院裡喊她,她邊應著邊和父親說:“真不好意思這麼晚又打擾你們,剛才心裡確實堵得慌,又不敢當著老伴兒哭。老伴兒心重,最看不得我難受,他身子又不好,我怕讓他看到我這個樣子更不舒服。我得回去了,免得他著急。”說著,王奶奶起身往外走,我急忙上前攙扶王奶奶出門將她送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