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歲月靜好的期待(第1/2頁)
章節報錯
生活環境即將有大的改善,我的人生也將開啟新的裡程碑。對於我而言,這一天是不平凡的一天,結束了學業入職一家出版社。但是,父母並沒有因此更加高興一些。
“之前跟你講得很清楚,對於一個女孩子還是選擇體制內的單位好,怎麼就是不聽話呢?”父親手裡拿著我的合同書不悅地說。
“體制內的單位死氣沉沉,除了收入穩定還有什麼稀罕的。我不想進去整天端茶倒水看報,那不是我的理想工作狀態,我不想一入職就看到自己退休的樣子。”我亦是憤憤地說。
“你這孩子主意就是大,有句話叫老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聽父母的話不會吃虧。”我越是回應,父親越是生氣。
“我的很同學都沒有選擇體制內的單位工作,有些學哥學姐在機關或是事業單位工作兩年也辭職了。我們都還年輕,需要更多成長和學習的機會,拿著死工資的人們雖然穩定,荒廢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歲月,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始終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我們和您一樣不怕吃苦,但是我們想生活得更有意義和價值。”
“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在論的。什麼道理你都要反著來,越大越不讓人省心了。”父親又開始教訓我了。“你看你唐叔雖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忙得整天連家都顧不上,多賺點錢又有什麼用。你王叔跟我一樣安安穩穩在機關呆一輩子不都挺好嗎,不大富大貴,但日子過得踏實不至過於操勞。你是一個女孩子,以後找個疼你的人結婚,生活過得安穩就好,不需要去社會打拼。”
“我不會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上,我不會依賴別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那不是我想要的。”說完,我也不再和父親爭辯,轉身出門去西單買了身職業裝。
這兩天衚衕裡多了些推著三輪車收破爛的人,大概是聽到了拆遷的風聲。似乎他們也各有分工,有固定的人負責相應的院子。還有一些喜歡文玩雜項的人到各院四處溜達,興許能撿漏搜羅些好東西。我家門外堆雜物的桌子被一個喜歡文玩的人看上了,說是舊式的桌子有些年頭,討價還價給了一百拿走了。
家家戶戶開始收拾東西,動作快的已經和拆遷辦簽好合同走人了。最近,鄰居們走動的也更多了,多是互相道別。西屋女人一家也要搬走了,老太太許久沒有出屋。這一天看到北屋大媽出來在水龍頭前淘米,出了屋拄著柺杖過來搭訕。“您真是勤快人,在屋裡就看您老是進進出出忙活著,哪像六十多歲的人,這身子骨真好。”老太太說。
“我可比您差遠了,您都七十多歲的人了,還這麼心明眼亮的。”北屋大媽看老太太過來了,急忙放下手中的盆,在衣服上蹭了蹭手,上前攙扶著老太太。
“都是鄰居這麼多年,這要走了還真有些捨不得。”老太太和北屋大媽聊了起來。
“我是真不願搬走,打小就在這住,我是看著衚衕口那棵大槐樹長大的,大概是這衚衕裡最老的老人了。我對這院子真是有感情,以後搬進樓房,想是不會再有這麼熱鬧了。”老太太說得有些動情。
“您也別太難過,生活總是會變的,終歸是越變越好。”北屋大媽安慰著老太太。“這以後最起碼冬天您不用燒煤爐子了,夏天可以可勁兒開空調,不像現在電器用多了就掉閘。住這小平房光線不好,以後您住進樓裡,想出門就出來溜達溜達,不想出來的時候就在家裡陽臺上曬太陽,多好。到時您別忘買個藤椅放在陽臺上,會前後搖擺的那種,坐著舒服。”
正說著,西屋女人回來了,兩手拎著菜。看到了北屋大媽正和老太太聊著,接了個茬跟北屋大媽說:“我今兒多買了點肉,我都做出來,回頭給您盛出一盤,您也嘗嘗我的手藝。”
“那我就不客氣了。今天老頭兒不在家,兒子閨女忙也回不來。我自己懶得做那麼多,但嘴裡還真饞了點兒。我那有些新鮮的水果,給老太太也拿點兒。”大媽說著回屋裡去拿了水果出來。
“老太太,您家簽協議了嗎?”南院王奶奶進了院兒本想拐進自己的屋,聽到這邊熱鬧,搖著蒲扇走了過來。
“我家簽了,早簽完早完事,簽了不也就踏實了。”老太太說。
“您打算搬哪兒去呀?看以後咱能不能搬到一起,再做個伴兒。”王奶奶開玩笑地說著。
“老太太念舊,就希望整日能見著這街坊鄰居,哪怕聽大家說說話。搬進樓房,我這最怕的就是我媽太孤單了。搬了以後,大夥兒也要常來我們家。”西屋女人在廚房裡忙活著,也不忘跟老人們聊兩句。不一會兒,廚房裡竄出了炒菜的香味兒。
“聽說昨天隔壁院的那家和拆遷辦的人磨嘰了半天,就是不簽也不走,這拆遷辦的人也不好做工作。”王奶奶說。
“我也聽說了,他們家獨門獨院房子又好,拆遷了確實有些心疼。我想他們也未必鐵了心不走,估計是想當個釘子戶再磨磨拆遷辦,好多得點拆遷款。”北屋大媽說著突然拍了一下腦袋:“光聊天了,這米淘了半截兒,鍋裡還做著湯呢。老太太、大姐,我得先忙了,回見了。”說完,大媽趕緊轉身拿了淘米的盆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