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廟會逛到晌午才回去,一回去雲錦就笑眯眯地遞上來一個帖:“陳少奶奶回順平鎮了,請你過去做菜呢!”

話陳少奶奶也一直沒有跟李沅錦斷了聯系,之前她不在順平鎮倒也罷了,但凡只要她在,總是要請李沅錦上門敘敘舊,再嘗嘗她的新菜的。

李沅錦伸手拆開帖一看,這次還不是打鬧,居然是正正經經的開席,要開三個大席面,順平鎮上但凡有頭有臉的人都會去參加,李沅錦看完順便問:“這個聚會你要去的吧?”

穆梓桐就著李沅錦的手瞄了兩眼:“嗯。”

“宴席上會去哪些人?以往有什麼忌口的,或者偏好?你跟我唄!”

李沅錦性跳脫,也得益於她的思維活躍,自在順平鎮上開始接席之後,就開始有意讓穆梓桐留意這些人的喜好厭惡。

凡事都怕下功夫,李沅錦原本做豆腐的技藝就不差,又從不停止練習做菜,現在又加上穆梓桐這個外掛,在順平鎮上已經是鼎鼎有名的豆腐廚娘了。

只這一個名號,就蓋過了其他廚娘,連侯娘都要退後一步。

接到陳少奶奶的宴席,李沅錦也並不緊張,所謂攬了瓷器活,自然是有金剛鑽的。

穆梓桐挑著了大概回去宴席的幾個人,李沅錦一一記錄下來,準備再琢磨幾道菜,陳少奶奶宴請客人那天勢必要讓大家吃好的。

李沅錦按照宴席上客人的喜好,準備了四道菜,兩道吃,兩道大菜。

第一道大菜是紅燒素雞,素雞製成後用刀切成片狀,不可太薄,吃起來會沒有肉的口感,也不可太厚,燒制過程中味道難以浸入。

熱鍋冷油,等油開始冒細泡的時候,把素雞片下鍋油炸一下,再瀝幹。

然後油鍋用蒜瓣爆香,放入豆瓣醬炒勻,加醬油、蠔油調製出紅燒汁,再放炸過的素雞片,加水熬煮。

煮到湯汁濃稠,豆瓣醬已經完全融化的時候,加少許鹽和少許糖提鮮。

最後盛出擺盤,用芥菜等葉蓋在拼成整雞模樣的素雞上,做成雞毛的樣,又好看又好吃。

第二道是外婆菜香幹。

這一道可是算是她獨立創作的菜色了,雖然是在前世吃過外婆菜的基礎上想出來的,但是這也算是她獨立於《豆腐經》上的作品。

這道菜最主要是要準備好發酵好的豆豉和豆豉醬,還有蘿蔔幹跟雪裡蕻之類的醃菜。

豆腐幹切成指甲一半大笑的方塊,生薑、大蒜、辣椒也切成碎粒,豬肉選取肥瘦相間的剁成肉末。

油鍋放蒜瓣、肉末炒香,然後加入生薑、辣椒、蘿蔔幹、雪裡蕻跟豆幹一起翻炒,最後加入豆豉和豆豉醬。

李沅錦是特別託人寫了信去上川府,把自己前世吃過的“老幹媽”味道和原料寫出來,讓夏蓮生幫忙發酵好豆豉,做出接近老幹媽的豆豉醬。

這道菜做好之後,豆腐粒又彈又韌,蘿蔔幹也很有嚼勁,加上豆豉跟醃菜,很是下飯。

做好之後,一半盛出做造型,旁邊擺上雜糧軟面空心窩頭,到時候一勺外婆菜香幹舀進去,用軟和的窩頭裹著吃,窩頭的雜糧香味,還有外婆菜的鹹香麻辣,加上豆幹粒跟蘿蔔幹的脆韌口感,保準讓人吃了還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