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種節氣,除了要吃餃之外,還有不少人都會選擇這天去廟裡拜拜,廟裡也在冬至這天做法事為來年祈福。

祈福總要有祈福的物件,方便香客們帶回去。

這些年,從掛墜到木雕,到各種香蠟紙草,寧和寺都送過了,今年正發愁呢,上個月穆梓桐跟李沅錦一合計,這也是個商機啊!

就上寧和寺找知客僧談了一下,跟寺裡的主持達成協議,冬至這天李沅錦他們送十框共二百塊豆腐,還有一斤一把的豆芽共五百把,作為祈福的物件。

祈福的時候擺在臺上,等到唸完經祈完福了,就把這些豆腐跟豆芽當做祈福物件分發給進寺裡上香拜佛的香客們。

佛門有茹素的習慣,豆腐也是常吃的,像寧和寺這樣的寺廟還不夠大,一些大寺廟不定都有自己的豆腐坊。

李沅錦從床上騰一下起來:“還好你叫我了,不然我肯定睡過了!”

著快速洗漱換衣服,她一碗麵條下肚,穆梓桐跟吳管家剛好駕著牛車到豆腐坊門口。

李沅錦抹抹嘴:“等一下啊,我這就去搬豆腐。”

著就風風火火沖進後院,去已經改造成豆腐作坊的廂房裡面搬豆腐。

穆梓桐搖搖頭,跳下車,跟著李沅錦就去後院,他就知道她肯定忘了求助,光想著自己快點兒搬完。

果然李沅錦見到穆梓桐也進了後院,連忙熟練地把豆腐框移交給他:“哎你來的正好,我搬到這兒,你搬出去放扯上,正好!”

穆梓桐也嫻熟地略略彎腰,接下她遞過來的豆腐框。

連豆腐帶框,這一副怕有三四十斤,李沅錦從需要跟人抬,到現在自己也能獨立搬動,著實不容易。

穆梓桐更別,原本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大少爺,現在做起活來,熟練的不行。

很快就把豆腐跟豆芽都搬了上去,這次送去寧和寺的豆腐,穆家跟李家各出一半,沾個名聲。

吳管家趕著牛車,臉色老大不願意,為了配合李沅錦,他們提前了兩個時辰起來,從宜寧村走到順平鎮,搬了東西,再又去郊外的寧和寺。

全都是因為李沅錦這個臭丫頭!

但是吳管家想歸想,也只能把這種情緒默默吞下去——誰讓李沅錦是他未來的少奶奶呢!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山裡的麻雀突然變鳳凰了,但是吳管家這點兒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況且這李大丫也不知道是跳崖的時候撞著了哪路神仙,現在腦還真有點兒好用,這去寺廟裡賣豆腐的主意,就是她想出來。

想到這次賣豆腐不光能賺銀,還能賺個好名聲,以後順平鎮上的人買豆腐的時候,又會多一項對比——那可是寧和寺專用的豆腐呢!

……

李沅錦今天特地穿上了新做的夾襖,來天胤朝已經一年多了,身量長了不少,去年的舊衣已經不能穿了,今年全是買的新棉花做的新衣。

吳管家照舊架著牛車,因著今年牛車上的東西多,穆梓桐跟李沅錦兩個就跟在一側步行。

一個翩翩公們拭目以待吧!

v本s文來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