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業一聽,氣得老臉通紅,道:“我征戰沙場,何來懼怕,只是擔心遼人狡詐,唯恐陷皇上於危險之地。”

潘仁美道:“令公可知,此番北伐乃傾盡全國之力,只許勝不許敗。眼下遼國內亂,主動議和,正是良機。皇上不忍戰苦,這才屈尊赴宴,我等食君之祿,若不能替皇上分憂,替天下黎明百姓造福,豈不是枉為人臣。”

楊繼業為之動容,拋開兩傢俬仇,潘仁美一直主張與遼議和之舉,他是極為贊同。但身為大將,自當以國事為重,燕雲一日不收回,邊境永無寧日。他道:“末將願聽皇上號令。”

趙光義正色道:“好,楊愛卿,你速點五百軍士,隨朕同去。潘太師,你帶領大軍,於十裡外駐紮,以防不測。曹彬崔彥進,你二人留守幽州,以防遼兵偷襲。來人,傳遼國使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約一炷香功夫,那使臣緩緩而至,楊繼業瞧罷也是一驚,沒想到使臣竟是如此年輕。

“皇上。”少年微右手搭在胸口,微微一躬,是遼國之禮。趙光義道:“勞煩使臣回稟貴國太后和皇上,三日後,朕定親自前往。”少年大喜,道:“皇上聖明,和談之後,兩國邊境安定,百姓可安居樂業,都是託皇上之福。”

趙光義聽了極為受用,又命人打賞一錠銀子,道:“此番楊令公隨我一同前去,還望貴國好生招待。”那少年微微錯愕,轉頭看向一旁的楊繼業,只見他眉間透威,殺氣騰騰,驚道:“令公楊無敵之名,在下如雷貫耳,今日一見,當真名不虛傳。”說罷深深一躬。

潘仁美笑道:“此番有令公陪同,想來貴國也不敢耍什麼花樣吧。”那少年急忙擺手道:“我國盛情拳拳,豈敢懷有歹心。”說罷接過銀兩,道:“既然皇上以定,我這就返回,告知我王及太后,三日後金沙灘,恭候皇上大駕。”

“不送!”趙光義淡淡道。

那少年使臣退出大殿,出了宮後,騎馬離城。待出城十里後,一隊遼兵迎面而來,人人身穿黃金盔甲,赫然是“黃金飛龍軍”,而領軍的除了韓昌,還有耶律休哥。

休哥和韓昌早就翹首以盼,當即下馬一跪,恭敬道:“皇上!”少年輕聲一應,道:“于越請起。”

耶律休哥道:“皇上隻身前往南京,末將惶恐,坐立不安,見皇上毫髮無損,實乃遼國之福。”

少年正是如今大遼皇帝耶律隆緒,他淡淡道:“于越這鴻門宴的計策,危險萬分,朕不得不親自前去,瞧瞧宋朝君臣反應,再做決定。”

他騎馬緩行,耶律休哥和韓昌跟在身後左右。耶律休哥道:“微臣該死。我軍糧草難繼,唯有設下此險計,方能大勝。不知皇上此行,可有收穫?”

耶律隆緒道:“宋帝和那些大臣半信半疑,只要他們赴宴,就中了于越之計。可唯有楊繼業,此人當真英勇,若有他隨行,只怕要生擒宋朝皇帝,有些艱難。”

耶律休哥微微一頓,道:“皇上,倘若宋朝皇帝敢來,定讓他有來無回。”耶律隆緒道:“希望如此。”說罷騎馬向北而去。

楊繼業從大殿回來之後,便急忙下發兩道軍令:一是令楊泰挑選五百精銳,三日後雖聖駕前往金沙灘。其二,令楊景和凌楚瑜前往金沙灘,勘察地形,以防遼國有伏兵。而後又急忙趕去軍中,與眾將商議,如何在金沙灘附近屯兵,以防不測。

三日之期已到,趙光義君臣前去赴會。楊繼業帶著七個兒子在前開路,五百楊家軍將龍輦圍住,以趙德芳為首的一干文臣隨行左右,直奔北門。

遼軍事先將大營往東撤後三十里,以表示求和之意,蕭太后和遼帝耶律隆緒在休哥的帶領下,在金沙灘等候。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