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闖關突圍搬救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鼓聲如擂,大軍如烏雲壓城,幽州城已被團團包圍。
東邊是此次遼軍主帥耶律休哥,在他身邊的韓昌和耶律沙。
“報!”一傳令兵跪拜道:“于越大人,南京城已被我軍合圍。”
“好!”老辣的耶律休哥露出一絲自信笑容,雙眼卻冷得讓人的心驚膽戰。
“大人神機妙算,將宋朝軍隊困在這南京城。只等他們糧盡,不攻自破。”韓昌佩服不已。
耶律休哥道:“這次我以空城計引宋軍入甕,切莫讓他們突圍去搬救兵,也不能讓西路大軍來救,不然前功盡棄。”
耶律沙道:“大人放心,斜軫大王已加派人手,固守西邊防線,宋軍已經停在蔚州數日,不能進兵一步。”
耶律休哥聽罷微微頷首,道:“宋朝皇帝,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下令嚴防死守,不準主動出擊,待到宋軍兵糧一斷,這十萬大軍就如同草芥。”
趙光義帶著群臣登上城牆,扶著女牆往下看,只見護城河對岸,一團團白色帳篷正緩緩開啟,是遼兵忙著支帳篷。大營前也在挖戰壕,造鹿砦,忙得熱火朝天。
“為何一時間冒出這麼多遼兵?”趙光義在城頭怒喝,胸口悶痛,差點又暈了過去。
“皇上,末將不知。”曹彬顫顫巍巍道:“就在剛才,號角聲四起,只見東城門外突然冒出遼兵,末將以為他們來攻城,急忙下令關閉城門。沒曾想其餘三門也紛紛傳來急報,發現遼軍,將幽州城包圍。”他嚥了咽口水,鼓著勇氣道:“皇上,我們中計了。”
趙光義兩眼一黑,高喝一聲:“遼賊卑鄙!”便氣急攻心,暈了過去。
原來,耶律休哥識破宋軍聲東擊西的計策,急忙上書,讓耶律斜軫務必將中西兩路大軍阻截在安定。而蕭太后和耶律抹只的援兵已到,南京城眼下合計大軍十萬。
蕭太后急忙任命耶律休哥為主帥,統帥三軍。而耶律休哥向蕭太后獻計,以幽州為誘餌,引宋軍入甕,圍困大宋皇帝。
此計遭受朝中大臣反對,都認為如今大軍壓境,當以南京為據點,利用平原和騎兵之長,殺宋軍個措手不及。而耶律休哥卻道:“此法雖行,但宋軍一旦見我軍主力大軍,勢必東撤,而中西兩路也將退去。宋軍主力儲存,難不保他日再來進犯。若如今以南京為誘餌,引宋軍來犯,再合圍聚殲這十萬大軍,再揮師北上,殲滅其餘兩路,定叫大宋十年再無力北上,此乃一勞永逸之策。”
可遼國大臣還是不肯冒此風險,而蕭太后回信卻道:“以將國事重託於汝,前方戰事,皆由汝獨斷專行,權宜行事。”有了蕭太后支援,耶律休哥當即讓將士搬空城中糧食、馬匹,又將武器庫內兵器器械搬走,只留一座空城。
為了引宋軍來攻,耶律休哥使計讓曹彬糧草不繼,兵退白河溝,從而引出趙光義。如不然,他三路大軍合圍計策就落空。果然趙光義見東路攻擊不順,急忙星夜而來,領兵攻佔涿州。耶律休哥假裝佯敗,倉皇逃竄,引宋軍圍攻南京城。
他詐敗撤兵,逃了十里就停,只等待宋軍進城,便和埋伏四周的大軍一起殺出,將南京城圍困,切斷糧道,封閉訊息。這城中無糧,外無援兵,不出十日,城中宋軍必定大亂。
“報,眼下遼國大軍有十萬之數,城東三萬,城西三萬,城南三萬,城北一萬。”
“報,我軍眼下糧草只供大軍十日之用,八王爺正在城中收集百姓口糧,再統一調配。”
訊息一個接一個傳來,趙光義聽得是直搖頭。如今他被困於城中,訊息堵塞,中西兩路大軍不知何時能來,若強行突圍,只怕被遼兵包圍,急忙問道:“諸位愛卿,有何良策退敵?”
帳中諸將皆沉默不語,這等被圍困的局面,他們從未經歷。
“難道就坐以待斃不成。”趙光義見他們不說話,朝著曹彬道:“曹愛卿,你身為主帥,可有退敵良策?”
曹彬嚇得直哆嗦,他身為主帥,雖然進攻和進城的主意不是他出的,但身為人臣,不得不替君王背鍋,道:“末將無能,害得皇上深陷囹圄,罪該萬死。末將願領三千兵馬,前去叫陣,定殺遼軍威風。”
“好!有曹將軍出馬,定能旗開得勝。”
城頭鼓聲如擂,幽州城東門緩緩而來,曹彬帶著三千出了城門外,賓士到遼軍陣前,壓住陣腳,提刀掠陣。
對面遼軍營中,衝出一員番將,紅眉紅須,耳帶金環,手拿一杆託天叉,虎目而視。
趙光義登樓而望,下令擊鼓助威。陣前二人對戰,僅十個回合,曹彬便敗下陣來。
“此乃何人,竟如此神勇!”曹彬乃勇將,當年隨太祖趙匡胤征伐北漢,率部斬首兩千餘,俘獲無數,如今對陣遼將,僅十餘回合就敗。趙光義見軍心低落,忙道:“誰敢出城迎戰此賊?”
“末將願往!”有三名年輕將領前來討令。趙光義一瞧,這三人都是他提拔的年輕人才,此次北伐,有意讓他們鍛鍊,成為今後國家棟梁,點頭道:“好,你們一起出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三人聯手出戰,卻只在那番將手下走不過十招,便二死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