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徐河初戰顯神威(第2/2頁)
章節報錯
鼓聲如雷,將令一發,中軍在重重鹿砦為屏障後嚴陣以待,身後箭矢射來,只聽嗖嗖之聲劃破天際,朝遼軍前頭部隊射去。
只聽得前方陣陣慘叫,先頭部隊人仰馬翻,只一陣便折去百來人馬。遼軍在黑夜中不視箭簇,吃了一撥暗虧,急忙高呼一聲,也以弓箭反擊。騎射本就是遼兵擅長,他們搭弓射箭極為精熟,但落入宋軍中軍,只聽得當當之聲,原來宋兵中軍以盾牌拒之。
遼軍見對手早有埋伏,氣得哇哇直叫,大將急忙將大軍左右一分,欲從兩路遊弋包圍,以包夾之勢殲滅宋軍。豈知他們號角剛響,從兩側殺出宋兵,登時相互衝撞,刀槍互砍,金石之聲不絕於耳。遼兵正面衝不破,左右又被對手以騎兵拼殺,被困在圈裡,亂作一團。
身後不遠處軍旗之下,此番南下遼兵都統韓匡嗣正在不遠出高坡上遠眺,只見火光交錯,喊殺聲一片,他白淨的臉上露出得意之色,道:“我軍能以一萬之眾與四萬宋軍廝殺不相上下,實在勇猛過人。”
他無知的言論引得身旁的監軍面露鄙夷之色。這騎兵衝殺本是遼軍的看家本領,但韓匡嗣不明敵情,在前方有三萬步兵列陣的情形下全軍而出,一旦受阻,便會湧做一團,反而失去了騎兵的衝殺威力。而宋軍早有提防,一萬騎兵從兩翼包抄,欲將遼兵困在其中。
“韓都統。”耶律沙實在看不下去,直言道:“宋軍早有防範,我軍騎兵雖驍勇,但不能莽撞,應先斬兩翼,以免被包圍。”
韓匡嗣一聽,道:“胡說,向來是我們圍困宋軍,豈會反被圍之。傳令下去,直衝中軍,一舉突破徐河。”耶律沙驚呼道:“都統,萬萬不可啊!”韓匡嗣見他頂撞,怒從心生,他一路南下,這個監軍就多番在他身旁叮囑,行軍該如何如如何,他聽了甚是惱怒,認為耶律沙視自己是草包,不知統兵。
他大怒道:“我是主將,皇上派我前來,你就多番阻止,是不將皇上放在眼裡?”耶律沙急辯解道:“不,末將不敢。只是敵軍早有防備,這中軍障礙重重,若此衝殺,只怕折損不少兒郎,得不償失啊。”
在眾將面前被他多番阻撓,韓匡嗣拔出長劍,怒道:“胡說,你敢違抗我軍令,笑我不知兵?這騎兵衝殺本就是我軍優勢,豈能捨長揚短。我有生殺大權,可先斬了你,治你個擾亂軍心之罪。”
眾將畏懼,唯恐他一時衝動,急忙勸阻。韓匡嗣見眾將求情,陣前殺將也不吉利,冷冷說道:“傳我軍令,全軍壓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將令一出,一萬騎兵排山倒海地壓來過來。遼兵前頭部隊以雷霆之勢衝向宋軍中路,欲用長矛挑開前方鹿砦,衝入中軍。但莫名地失重感傳來,驚醒時已發現掉落敵人事先挖好的壕溝中。因為此時夜色深濃,難以察覺前方有埋伏。身後遼軍一瞧眼前人仰馬翻,也來不及勒馬叫停,也隨之倒下。
這騎兵一旦衝刺,便不能驟然剎停。這前停後衝,就是騎兵大忌,但眼前幾排騎兵紛紛莫名墜馬,驚駭之下猛扯馬韁,停了下來。但後排大軍來不及叫停,卻見前方驟停,也急忙停剎,可這衝擊之大,難以驟停,餘勢便一頭撞向前方。
這一突變使得遼軍大亂,前停後衝,自相踐踏,兩側宋軍趁勢衝來,遼軍人頭如瓜落。此時中軍也衝殺而來,將包圍圈縮小。騎兵沒了縱深,發揮不出威力,呆在原地和宋軍廝殺。耶律沙瞧這陣勢,雙腿一軟,身體猛震,幾乎跌落馬下。
韓匡嗣見勢也驚呆得說不出話來,他從未上過戰場,一時間瞠目結舌,竟不知如何指揮。他此番自告奮勇,若不能立功,還折損兵馬,這可是難逃軍法處置。他背後此刻發寒,急忙發號施令道:“給我衝,給我衝!”
眾將見他失了分寸,竟將軍士送入死地,但軍令有不敢違抗,只怕他盛怒之下,揮劍殺人,只得從命。身陷包圍的遼軍雖勇,但騎兵威力施展不開,他們也焦急如焚。
不知是否前方的壕溝被兵馬屍體填滿,前軍得以移動,眾將氣勢高漲,衝殺而去。
韓匡嗣見狀,這才送了口氣,哈哈大笑道:“看吧,我軍騎兵勇猛,區區宋軍,又如何抵擋我大遼天兵。”眾將聽他狂吠之言,心中皆怒,但不敢言,為了衝破中軍,遼軍起碼損失三千精銳,這個代價實在太大,恨不得一刀斬了這個庸碌無能的主將。
宋軍中軍以盾牌長槍林立,此番韓匡嗣所帶先鋒騎兵佩刀而不帶矛,難以攻破,只在中軍四周遊弋,偶爾揮上兩刀,但都砍在盾牌上,毫無作用。
此時忽然一陣擂鼓,中路宋軍由圓陣變成方陣,足足擴了兩丈有餘,將遼軍空間進一步擠壓。遼軍殺也不得,衝也不得,在四周胡亂衝殺。騎兵擅長的奔襲和衝殺被限制,心裡窩火,眾將紛紛咬牙切齒。
此時有人來報,“韓都統,大惕隱司有言,宋軍以逸待勞,對我軍不利,還望都統暫且收兵,待大軍趕來,合力攻之,方不負聖上所託。”眾將聽聞是耶律休哥之命,暗暗送了口氣,饒是韓匡嗣他再如何獨斷,也不能不聽耶律休哥之軍命。
耶律休哥自高粱地一戰打敗宋軍,身負重傷還令左右帶他輕車追殺,逼得宋朝皇帝駕驢車而逃,勇冠三軍。但他也因傷休息了數月才痊癒。此番南下,韓匡嗣雖為主將,但耶律休哥在軍中威望讓他不得不忌憚,略作思忖後,急忙下令收兵。
遼軍聽得鳴金之聲,紛紛仰頭大怒,帶著同伴屍體悻悻撤退。此戰折損兵馬四千,眾將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都等著盼著休哥大軍一到,將眼前這個主將換掉,一雪前恥。
宋軍此番大捷,本是該賀,但眼看遼軍後續部隊趕來,十萬人馬列陣在前,繞是劉廷翰身經百戰,也不免心頭髮怵。
徐河一戰進入關鍵艱難的時刻。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