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大恩,福澤武林,是大夥的福氣!”人群中又來一波吹捧。

東方魄接著說道:“今後大家同心協力,同氣連枝,區區魔教,不足一曬。”群雄中有不少人紛紛點頭,膽子自然就大了些。

“可是盟主,大家雖心齊,但我們畢竟人多勢大,若真的要統一號令時,難免有些混亂。就如同這次魔教來襲,歐陽家主等人遠在渭城,遠水解不了近渴,若不是盟主安排周全,各門各派的損失,怕是慘不忍睹。”

“公孫家主如此說,是怪我們在蒼雲山出師不利了?”駱天浩冷笑置之,道:“歐陽兄率領群雄攻下一線峽,兵逼天塹,若此時盟主的援兵能至,我們定能攻克蒼雲山,滅了魔教。可是我們等了足足一月有餘,始終未見一兵一卒,待魔教緩過氣來,我們已失去主動,大勢已去,若不是歐陽兄安排得當,魔教偷襲當晚,我們哪裡能全身而退。”

“並非盟主不派一兵一卒。而且魔教尚有一大部分人活躍在中原武林,伺機潛伏。盟主必須顧全大局,若那時增援去了蒼雲山,後方空虛,魔教若乘機偷襲,大夥豈不是得不償失?”

“得不償失?蒼雲山上,魔教首腦均在其中,若我們能一舉剿滅,那些散落在外的魔教妖人群龍無首,自然難成氣候,必然不敢侵犯我中原各門派,待我們滅了他們總教,回頭再將他們殲滅即可。而不是顧此失彼,到頭來兩頭成空。”

二人針鋒相對,各執一詞,各有道理。東方魄阻止道:“二位,事情已然發生,如今要論對錯,根本沒有定論。我們此次大會討論的是今後面對再面對魔教如何統一號令。”

公孫如是與人爭得面紅耳赤,稍稍緩了幾下,道:“各位,東方盟主乃武林盟主,統帥武林多年,指揮有方,如今魔教來襲,也全靠東方盟主洞悉陰謀,提早佈置,魔教陰謀才沒有得逞。所以我提議,今後大夥應該放下門派之別,交由東方盟主統一調派,集合全正派所有力量,對抗魔教。”

此言一出,場下一片譁然,原來東方魄不僅想做武林盟主這個虛銜,而更大的野心是一統武林,在江湖上做到正真一人之下。

支援東方家的門派自然是齊聲鬨然應允,這些大多都是些二三流門派,人雖多,但良莠不齊,若自己真的和那些大門派交由東方家統一號令,說不定能趁機撈個好差事,也使喚使喚那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名門正派也說不定。

而歐陽家這邊的,自然是嗤之以鼻。東方魄繼任武林盟主以來,到處收納那些小門派為羽翼爪牙,壯大自己實力,本以為他想以實力壓倒歐陽家,沒想到他野心確是整個武林。這個別說他一個東方家,就是十個也做不到,不僅是他,歐陽靖我無法做到正真的一統武林。

“咱們中原各派,門派眾多,各有營生,各有傳承,有些門派行事更是大相徑庭,若想一統整個武林,怕是難於登天吧。”蔣狄冷冷說道。

上官司陰陰笑道:“一統武林是痴心妄想了。盟主只是想在一致對外上統一調令,大夥行動有序,才不至於在危險時慌手慌腳。”

群雄恍然大悟,原來東方魄並不是想一統武林,而是想借著魔教為由,讓武林各派俯首稱臣。如今他這個武林盟主只有一半江湖支援,而另一半是支援歐陽家。若能在此時讓武林各派聽命於他,就可暗中分化瓦解歐陽家的勢力,打壓歐陽家。

“話雖如此,可江湖門派多如繁星,若只是東方盟主一人顧及,怕是難以排程。不如分地而治,南北為界,也好減輕盟主的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駱天浩,你此話何意?難道我們正道武林要有兩個武林盟主不成?”公孫如是拍案而起,憤憤不平。

“不敢!只是事關重大,我也是為各門派著想。若平日無事,大家自然聽從盟主指派。可如今面對魔教,大夥又是分散各地,訊息難免有些閉塞,若都只聽盟主一人調令,怕是趕不及瞬息萬變的事態。所以我提議,咱們可分地而治,每塊區域都推選出一人主事,負責區域內排程事宜,而東方盟主則一統大局,這樣豈不更好?”

駱天浩這話聽著有理,靈活而實用,實者是將中原分成若干,可進步一分化東方魄急劇擴張的勢力,分化他的地盤,就算沒有削弱他實力,也可打消他想一統江湖的奢望。

駱天浩繼續道:“大家都是為盟主分憂,平日裡分管各個區域的事務,若魔教來犯,東方盟主則統一排程,大夥再依計行事即可。”

不少人紛紛點頭同意。那些原本支援東方家的門派,心裡也暗暗同意。他們本來就是些趨炎附勢之輩,一旦有利,豈能不圖,心裡還暗暗盼著這區域越分越多,到時候自己也可爭取一下這主事人之職。

東方魄冷眼一抬,道:“既然大家都齊心協力為江湖分憂,我作為盟主深感欣慰。那就如駱掌門提議,咱們依據地域選出主事人,共理江湖。”

群雄聽罷,鬨然一應。

眾人商議後,以照大宋劃分的十三道歸為六道,分別是河南道、關西道、隴右道、山南道、江南道和嶺南道,然後主事人依次是公孫如是、歐陽靖、羅凌雲、上官司、駱天浩和吳沛山。

主事人雖二四分,可實際控制的地盤,不相伯仲。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