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端午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戰爭結束,總歸是好的。所以當這訊息傳回大明時,舉國歡騰。又恰逢端午節,百姓們的興致,是越發高漲。
要知道,端午節是大明的建立者們,在澳洲大陸上,過的第一個節日。因此這端午節,是除春節以外,最受大明重視的節日之一。於是從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開始,大明各地,都開始籌劃慶祝活動。
比如舉辦包粽子、划龍舟等各項比賽!最受歡迎的足球賽,也預備著在端午節當天舉行。
由於之前受戰爭的影響,1797年的春節,過得比較簡單。什麼慶祝活動,也全部取消。讓人覺得,有些索然無味。
所以為了補償,大明的經濟司,就應內閣的要求,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很多工廠,也都加班加點,趕製商品。那些受到限購的商品,也被放寬額度。
受這刺激,大明百姓的消費熱情,被瞬間點燃。
也是在戰爭狀態下,被壓抑得久了。所以此時爆發出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身為大明總統的楊崇,也在這時候,展開全國巡訪。
當然,這和清國乾隆帝南巡不一樣。既沒有花裡胡哨的迎接活動,也沒有鋪張浪費的繁文縟節。整個巡防過程,都比較簡單。針對的重點,則是各地行政機構的工作情況、當地的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等和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百態。
這也是一種政·治路線!體現出大明領導層親民、愛民的治國理念。
不過和實際能起到的作用相比,巡訪更重於形式。畢竟就那麼幾天,也不能全面深入的瞭解到各地的發展狀況。所以只在形式上,傳遞出一種姿態。好收買民心,促進社會發展。
到底在戰爭狀態下,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物資緊缺。雖沒達到餓·死人的地步,但食不果腹,還是有的。
而以前,大明百姓,可是完全不用擔心吃不飽的。所以民間對官方的態度,就或多或少有些負面。像什麼窮兵黷武之類的批評之語,就時常見於報端。
這在民間,引起了不少大明百姓的共鳴。
畢竟‘民以食為天’!這吃不飽,確實很容易激起百姓的不滿。
於是為了化解糧食危機,大明不得不從周邊國家購糧。有花錢買的,也有用武力強買強賣的。像金煞海盜團在東海瘋·狂·劫·掠,就是得了大明的命令。
作為糧食生產大國的清國,也透過走私,賣了不少糧食給大明。造成清國境內,出現糧價飛漲的困境。向來糧食充盈的‘湖廣地區’、‘蘇杭地區’,也都糧食供應不足。
這也促使更多窮苦不已的貧民,投身白蓮教,壯大了起義隊伍。
同時對內,大明也出臺了一系列限購政策。比如發行糧票,以此達到控制糧食的目的。
除此以外,還有油票、肉·票、布票、鞋票等各種日用品的商票。基本社會方方面面,都有限制。
讓很多大明百姓,都真切的感受到,生活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倒退。
好在這只是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