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討價還價(八)南錫和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視線北移,強大的清國,也因白蓮教之亂,而征戰連連。且隨著白蓮教南下,貴州南部、湖南南部、雲南全境、廣西西部,也漸被燒成白地。儘管甘肅、陝西、湖北、四川交界地區,都被白蓮教讓了出來。
但當地田園荒蕪、房室盡毀。除了少數老弱病殘,青壯全被白蓮教一掃而空。千萬人流,就隨著白蓮教的轉移,滾滾南下。
可以想象得到,等這些地方恢復生產力,又是一個猴年馬月。
清國太上皇,為此請來西藏的大法師,給白蓮教的叛·賊下咒·語。可惜白蓮教的勢頭,並未減弱半分。
同時清國東南沿海,也因海·賊風頭日盛,而一片風聲鶴唳。
被稱為糧倉的蘇杭地區,也因此大受影響。再加上陝北的回民之亂,夠讓太上皇頭疼。
但和珅是個體貼人,就將這些煩心事,統統瞞報。使得太上皇,還以為白蓮教之亂,就要平息。只有新皇嘉慶帝,為這些煩心事,而頭疼不已。
近鄰朝鮮李氏的日子,也不好過。
自金煞海盜團佔了濟州島,成了朝鮮的鄰居。蔚山、釜山、昌原、鹹平等地,就從沒消停過。特別是慶尚南道、全羅南道兩地,都成了金煞海盜團的後花園。
且漢城,還被金煞海盜團下屬的日本武士,給圍困過。最後朝鮮正祖,不得不派出使臣講和。用六千萬華元、以及慶尚南道與慶尚北道自由通商的條件,換取了金煞海盜團不進犯朝鮮的保證。
當然,這些錢,最後都流進了大明的口袋。
南邊的日本,金煞海盜團自然沒理由放過。就不斷劫·掠日本沿海,像唐津、福岡、濱田、出雲等靠近日本海的沿海城鎮,就被金煞海盜團劫·掠了個遍。當地的大名,還被滅了好幾個。
有名的江戶,也被金煞海盜團光顧過。也是論裝備、論武力,日本、朝鮮,都不如金煞海盜團。所以最終,只有被欺·辱的份。
於是日本也學朝鮮,用九千萬華元,以及九州、四國二島自由通商的條件,換取金煞海盜團不進犯的承諾。
為了湊這些錢,各地大名,沒少抱·怨。於是他們就多徵稅收,從日本農戶以及商戶身上,榨取更多的錢財。好在日本百姓,大多是逆來順受的性子。只要有一點活路,就不敢反抗權·威。
所以廣泛性的社會sao亂,倒沒出現。但城市裡的搶糧風波,卻出現了上百次。最後又是一陣刀鋒血雨,才將這風波平息下去。
其實也是大明缺錢了,才讓金煞海盜團,幹回老本行。雖然有些日子,沒再搶·劫。但動起手來,依然狠·辣異常。像很多不服的大名,就被金煞海盜團斷了活路。
這裡面,不得不提忠於大清的琉球國。因其崇尚中華文化,就一直不願向出身低微的金煞海盜團低頭。所以各方面,都表現得十分不合作。若不是大明高層,特別交代金煞海盜團,放過琉球這個國家。估計琉球群島,都成了金煞海盜團的基地。
於是琉球王室得寸進尺。當著金煞海盜團的面,和九州島的薩摩藩眉來眼去,妄想反擊金煞海盜團。結果薩摩藩被滿門屠·戮,人頭還做成京觀,矗立在琉球的王宮前。
這把琉球王嚇得,魂不附體,站都站不起來。
為了給其一個教訓,金煞海盜團還搬空了琉球皇室的王宮。那些金銀珠寶,古玩玉器,全都原封不動的送入大明。
這下,琉球王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服軟。
大明上層知道後,也沒訓斥金煞海盜團違背命令。也是琉球做得不對,且大明也缺錢。送上門的財富,自然不會往外推。
至此,東海的風波,就僅限於清國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