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善後(四)大明的打算(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由此推算下去,緬甸的國本,很可能地動山搖。因為無論是哪個地方,哪個民族,都是民以食為天。所以在最原始的溫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百姓們,就會自然而然的,用各種方法滿足需求。
那麼社會秩序,則急速崩潰。緬甸的社會穩定,也會受到很嚴重的威脅。
不過這只是最壞的一種情況!
因為若是補救得當的話,緬甸國內,只可能出現物價飛漲、物資短缺的困境。
但這種情況,就和大明密切相關。畢竟以當前的形勢來看,有能力拿出充足的物資,幫助緬甸,渡過糧食短缺難關的國家,只有大明。除此以外,大清、暹羅、真臘、越南、曼妮普爾邦、阿薩姆邦,都不可能。
大清的話,自不必多說。那白蓮教起義,都隔斷了雲貴兩省和清廷的聯絡。海上的話,又太過偏遠。等緬甸使者跑到清廷求救,黃花菜都涼了。
暹羅的話,巴不得緬甸越亂越好。因此也不可能,給予糧食支援。真臘雖和緬甸沒什麼過節,但它的朝政,很受暹羅和大明的影響。又以當前暹羅和緬甸的關係,也就不可能伸出援助之手了。
然後就是越南。但其國不成國,所有物資,也都優先進貢大明。像南洋之戰,越南就無償捐獻了不少軍需物資。
曼妮普爾邦和阿薩姆邦,則山高地陡,國窮民貧。在自己國民,都時常餓·死的情況下,自然沒有多餘的糧食,援助緬甸。
所以到頭來,只有大明瞭。
可考慮到南洋之戰,基本將大明的軍需物資,給消耗一空。並且在未來的兩三年裡,大明要更注重工業上的發展。所以農業上,就無可避免的給工業讓路。
這麼一來,就很難說,有多餘的糧食支援緬甸。另外以大明對緬甸的野心,自然盼著越亂越好。
所以就算有,也極有可能見死不救!
這麼推算起來,緬甸明後兩年出現社會不穩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
對此,大明還沒想做好相應的準備預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到那時,無論如何取捨,大明都會從緬甸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否則,也不符合大明的商人本性。
但當下,正熱衷教訓暹羅、收復領土的孟雲,還想不到這些。所以只能到時候,邊心疼,邊厚著臉皮讓大明宰了。
並且得益於戰爭的持續,暹羅也會因為與緬甸的連年大戰,而影響到了國內的民生髮展。到底去年,暹緬大戰,也對暹羅,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對百姓徵收的徵·緬稅,就讓很多小門小戶的日子,越發難過了。為此,還引發了一場規模龐大的移·民潮。最後還是暹羅官方,緊急知會大明。讓其看在盟友的份上,將暹緬之戰爆發後到達大明的暹羅移民,盡數遣返回國。並在法律上,極其嚴重的懲治非法移·民。同時廣發告示,調低徵緬稅的額度。
這才讓這股移民風潮,告一段落。(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