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緬甸烽火(四)--瞬息萬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他們就退而求其次,活捉了一些在境內活動的英國商人。然後大張旗鼓的將訊息登上《大明日報》。再以十分嚴厲的語氣,譴責英國商人在境內的卑·劣行徑,並驅逐所有生活在境內的英國人。
這樣的舉動,無疑又討得了大明的歡心。
只是緬王孟雲卻不開心了!因為反緬勢力越強,對貢榜王朝的削弱就越大,所造成的威脅也隨之增大。當前東邊和暹羅的戰爭,又遭遇大敗。
這種形勢,實在是令他憂心如焚。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終是想起自己的盟友大明來了。雖然他之前也想找英國。但聽到東孟加拉被英國人霸佔後,他才恍然大悟,感念起大明的好來了。
於是每天召見數次大明駐緬甸大使。那態度,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最後為了方便,還讓大使住到皇宮裡來。
天天死磨硬泡,好話說盡的求大明幫忙,讓大使的耳朵都起繭子了。比如什麼讓暹羅退兵,停戰議和;懇請大明出兵,剿滅叛·亂;或者大規模提供火器,幫助緬甸渡過難關。
能把緬王孟雲逼到這個份上,也是因為叛亂和外敵一起來勢洶洶,讓緬甸朝廷,一時之間,有些難以應付。畢竟在此之前,緬甸朝廷的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緬暹邊境。
後來金彬領導的阿拉幹起義,又將二十萬官軍引入若開山脈。在那裡,天天大戰不斷,牽制了不少兵力。
這兩個加起來,就使得緬甸朝廷,暫時出現了兵力虛空的窘境。只要給一點時間,緬甸朝廷也能武裝出一定規模的軍隊。
但現在,他們就是沒有時間。
像那曼妮普爾邦和阿薩姆邦從西北方帶兵長驅直入,伊諾瓦底江以西的土司見其勢大,竟連抵抗都沒有,就紛紛表示臣服。這就使得曼妮普爾邦和阿薩姆邦的聯軍,在短短數天內,就沒有任何阻礙的,兵臨伊諾瓦底江西岸。再往前,就是古都阿瓦,緬甸朝廷的心臟。也就是後世的曼德勒。
東北部的撣邦各首領,也一一臣服於暹羅。使得暹軍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西北部的撣邦高原收入囊中。
而南邊,暹羅攻克了勃固,扶持逃亡的孟人建立新的勃固王朝。使得下緬甸,也烽火不斷。
這使得緬甸官方的實際控制範圍,銳減到緬甸中部,也就是夾在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的伊諾瓦底江沖積平原。
這裡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氣候適宜,是緬人的傳統居住區。
如果讓反緬勢力和暹羅大軍攻入這裡,那貢榜王朝,連存亡都是問題。
尤其是這次反緬勢力的配合度很高。完全不是從前那樣,一盤散沙,各自為戰。讓緬甸朝廷,少了各個擊破的契機。
聯軍的速度如此之快,緬軍的形勢如此危急,也出乎了包括大明、英國等大國的預料。也是他們都沒想到,會有那麼多勢力倒戈,反叛貢榜王朝。
果真是戰場瞬息萬變,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啊!(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