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大明日報》,還透漏了一個重要訊息。說是各個反緬勢力,打算在十月中旬。派出各使節,前往暹羅扶持的孟人國都勃固舉行會盟。

貌似主要商議的是進攻緬甸首都阿瓦,齊心合力推翻貢榜王朝。

一般情況下,這樣事關軍事機密的訊息,是萬萬不可能透露出來的。但大明的官方報紙,卻一點不落的刊登在紙上。

這其中引申的含義,就頗值得人尋思了。

或許這也是大明的態度,表示維護貢榜王朝的統治,反對這個聯盟。否則不可能刊登這樣的訊息。

總結起來,所有可能的苗頭已齊齊指向暹羅。但馬戈爾尼,卻仍忍不住懷疑大明。實在是大明在這件事上撇的太清了,那置身事外的事實,讓他有些不大相信。

並且這裡面還有個問題!

那就是即使暹羅扶持了這些反緬勢力,也斷然不會指示他們用這樣的手段,挑·釁大英帝國。畢竟暹羅的國君和臣子,只要眼睛不瞎,就應該看得出大英帝國的實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樣的,反緬勢力也沒那個底氣挑釁英國。

於是毛頭又像踢皮球一樣,轉到大明身上。

可馬戈爾尼又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是大明聯絡這些反緬勢力!這樣思索下去,他感覺腦袋都有些隱隱作痛。便暫時撇開這些想法。思量著大英帝國該如何應付眼前的緬甸亂局。

到底是作壁上觀?還是趁緬甸大亂,盡力擴張大英帝國的勢力。

就在他暗自思量如何抉擇時,印度總督卻突然傳信過來。說是英屬印度,已出兵東孟加拉,收復失地。倒是替他做了決定。

這樣的訊息,馬戈爾尼本應該高興的。畢竟收復失地,擴大了大英帝國的商品市場,增加了收入。但他本能的皺起了眉頭,隱隱覺得印度總督的舉措有誤。

因為當前的形勢,看似明朗。但實則不然!就好比霧裡看花,總覺得不真切。

如果深入瞭解緬甸歷史,就會發現能統一緬甸的,都是緬人建立的王朝。從最早的蒲甘王朝到東籲王朝,再到現在的貢榜王朝,都是緬人的王朝。

這最大的原因,就是緬人是緬甸境內,數量最多的族群。且緬人向來身體素質不錯,稍稍訓練一番,武裝起來,就是打仗的好手。

即使當下的緬甸貢榜王朝一次死上三四十萬人,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武裝出三四十萬的新兵做補充。

而那些反緬勢力,加起來,都沒達到緬人的總和。這就是先天的劣勢!

所以形勢雖看似對緬甸官方不利,但他終究是緬人的王朝。在遭遇外族入侵時,緬人必定會向貢榜王朝靠攏。

一般情況下,只要貢榜王朝內部不發生動亂,那一時半會兒,貢榜王朝是沒那麼容易亡的。(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