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緬甸商談的軍購,也因緬甸叛亂四起,而付諸東流。甚至和解之事,也被耽擱得遙遙無期。

這讓馬戈爾尼十分詫異!

因為他很難想象。之前那些乖得像孫子一樣的反緬勢力,怎麼突然挺起腰板了。不但對大英帝國的警告置若罔聞,還將使者也轟了出來。

且這還算是客氣的!

那阿拉乾的反緬領袖金彬,現在新阿拉幹國的國王,還直接將英國使者抓起來了。儘管金彬明面上說是失蹤,也解釋了阿拉幹境內大亂初平,有些混亂的現狀。並做出保證,會將英國使者找回來。

但馬戈爾尼已得到可靠訊息,那使者分明就是被金彬安排人抓走的。畢竟英使前腳剛一離開金彬的營帳,後腳就被賊·人抓走。試問哪個的地方的賊·人會這麼囂張,竟跑到軍營附近抓人?

所以他已敏銳的察覺到,這些反緬勢力,定然受了其它勢力的挑唆。或者說,這些反緬勢力,已背叛大英帝國,倒戈了另一股勢力。

依照當前的情況,有這個能力的,一定是大明。

因為大明的情報司,集刺探、暗殺、挑唆、收買等手段於一體。向來神出鬼沒,神秘無比。那探聽的方法,五花八門。那安插的特工,也無孔不入。就算被發現了,一般也只有兩個下場。要不特工死,要不被特工殺·死。

這樣的名頭,不僅在大明國內達到小兒止哭的地步。在南洋地區,也威名遠播。各個域內國家,都將其比喻為‘來自地·獄的惡·鬼’。

也只有這樣的實力,才可能讓大英帝國苦心經營的反緬勢力,在短短半個月內,盡皆反·叛大英帝國。並絲毫不懼大英帝國的怒火與反擊。

可令他意外的是,大明在緬甸出了內亂後。多次發表宣告,敦促各反緬勢力與緬甸官方,都安靜下來。若是誰亂了緬甸,那大明不排除用武力解決問題。

這嚴厲的措辭,顯然是站在緬甸官方這一邊,維護的也是貢榜王朝的利益。只要不是傻子聾子,都能聽得出來。

何況緬甸和暹羅,是中南半島僅有的兩個區域大國。在明面上,也都是大明的盟友。某種程度上,是大明用來牽制大英帝國的兩把尖刀。

如今他們打起來,肯定會削弱他們的國力。這對大明來說,肯定是弊大於利。這從大明之前極力安撫暹緬兩國,勸解他們停戰的舉措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緬甸內亂,國力大損,很難指向大明是幕後黑手。且從常識上看,大明也不會像傻子一樣,自廢武功,自斷手腳。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暹羅!

雖然在他的印象中,暹羅只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小國。但和緬甸隔著近,有著極其重要的區位優勢。且那些反緬勢力,也和暹羅多有瓜·葛。在以前暹緬大戰時,常常是那邊強,就倒向那邊,是個典型的牆頭草。所以不能排除他們見暹羅勢大,而倒向暹羅。

如此推測,暹羅秘密聯絡反緬勢力,發起反撲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

而且反緬勢力爆發的時間也頗有些耐人尋味!

因為當時剛好是在暹緬大戰陷入僵局時,陡然發生大規模反·叛。像秋天的野草,一燒起來,就呈燎原之勢。本來還可以和暹羅抗衡很久的緬甸,瞬息之間,就被打斷了脊樑骨,陷入傾·覆的危險境地。

且大明近些日子,還一直約談暹羅駐南洋的領事館館長。據外界傳言,是大明在向暹羅施壓,讓其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大明日報》設在南洋的分社,也在這時,發表專欄評論文章。用極為縝密的邏輯推理法,進行深刻的分析,指出暹羅聯絡反緬勢力,反攻緬甸的事實。

儘管最後還加了一句‘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大明官方無關’。但一些報社為了博得民眾的眼球,就自動忽略這些字眼。以言之鑿鑿的語氣,添油加醋的證明反緬勢力,就是暹羅扶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