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新政(五)--軍事改建(第2/2頁)
章節報錯
根據正常的軍民比例,一個國家的軍隊數量,應該是總人口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再結合這個以爭為主的時代背景,軍民比例,最少應該保持在千分之四十。
這樣的話,國防安全,才有保障。
以大明當下五百多萬的人口來算,最合理的軍隊數量,應該是在二十萬人以上。
但大明自91年大規模擴軍後,軍隊數量,就一直增長緩慢。某種程度上說,是陷入了停滯。
像現在,時間的年輪已轉到了95年。但大明的軍隊,只經過幾輪小規模擴招,使得人數剛好是六萬出頭。這和理想中的數量,足足差了十幾萬。
而且這六萬多人,分佈得也很不均勻。像朱雀和玄武兩個旅,一共一萬五千來人,被派往南洋。這是單獨劃給海軍的,已不算陸軍的編制。
剩下的四萬多人,則分別駐守在大明的各個行政省、直轄市,隔得很開。
以大明這樣大的國土面積,這樣少的兵力,實在於國防安全無益。
所以在戰事即將到來,工業逐步放緩之際,大明宣佈了擴軍政策。時間定在了九月一號,和國籍法同時實施。
說起來,這才是重頭戲。也是那些新移民關注的焦點。畢竟自建國以來,大明給士兵開出的條件,就是有目共睹的豐厚。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好處也是逐年遞增。
就以現在的徵兵政策為例。
只要選中入伍,住房、醫療、教育、補貼等常規福利,全都有。並在國籍上,給予大優惠。那就是但凡參軍入伍的移民,都可以自動獲得大明國籍。他的家人,也會獲得等同漢人移民的待遇。雖取消了加分政策,但申請國民資格的居住時限,被縮短到半年。
這對那些非漢人移民來說,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更令他們欣喜的是!
這次徵兵,大概要徵二十萬人。那入伍的機率,也要大上不少。
以致很多為國民考試而煩透了的移民,看到這徵兵政策後,都高興得跳了起來。
不過他們高興得有點早了!
因為這徵兵的二十萬人中,已經將僱傭軍一萬五千人、越南降軍七萬人,都囊括在內。這一下子,就將徵兵額度降到了十一萬五千人。
再以大明向來偏重漢人士兵的習慣。這徵兵額度,又會大幅度縮減。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大明的徵兵處已私底下通知各個徵兵站,漢人新兵要佔據五成,也就是五萬多人。以當前大明近百萬的漢人,五十多萬的漢人青壯年來看,兵源還是比較充足的。
不僅如此,澳洲土著,也要佔據新兵的兩成。這又少了近兩萬人。最後留給其它移民的,只有寥寥四五萬人。
所以想要成功入伍,仍沒那麼容易!
只是有些現實,大明也要提前考慮好。畢竟漢人和其他移民相比,參軍的意願,普遍不強。就連被同化得很嚴重的澳洲土著都比不如。
因此,大明只能在公民國籍上,放低限制。並在物質條件上,加倍給予。像賜予田地,減免賦稅就是一項入伍條件。
再考慮到大明男多女少的現狀,徵兵處還特意暗示。參軍入伍,能優先享受,官方指定婚配的特權。
這是大明為解決國內男女比例失調,而想出的法子。具體的做法是,透過商人、海盜或是官方等各種途徑,從日本、朝鮮等國或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用搶或買的形式,往國內運回大量適齡婦女。
然後大明指定婚配局對這些婦女進行簡單培訓。在達到一定條件後,就以官方身份,為這些婦女指婚。一般享受到這項福利的,都是各個表現積極的個人或單位。像是什麼工作勞模,生產大戶之類。
現在大明的軍隊中,已推行完畢。而大明的世俗社會,還沒開始。實在是需求太多,缺口太大,供不應求。讓大明,根本顧忌不上。
若是這麼多舉措下去,還不能徵齊五萬多漢人新兵。那大明,就只能採取強制入伍的措施了。(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