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情報司的反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等一系列的徵兵完畢,大明共和國的軍隊數量,就達到二十六萬人之多。再按照劃分出來的八個編制等級,大明將二十六萬人劃分成五個集團軍,一個單列師。
其中集團軍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文明、教化六個。基本是在旅的基礎上,升級而來。而單列師則是炮兵師。他們的總稱,依然是人民軍。
一般情況下,一個團是2000到3000人左右,一個旅是5000到7000人左右。師則是一萬人上下。而一個集團軍,則包括若干個師。根據作戰任務、兵種屬性不同,人數會有較大差異。
像朱雀和玄武兩個集團軍,因為是海軍,重在質,不在量。比較注重航海經驗,所以每個軍的下面,只統轄三個師。兩個軍團加起來,也就六萬人。
這和陸軍的規模相比,差別很大。
畢竟白虎和青龍兩個集團軍,可是下設了十四個師,一下子就佔了十四萬人。這是朱雀、玄武兩個集團軍的兩倍多。
而文明、教化集團軍,因一直處於第二部隊的地位,所以他們的規模比海軍還少。每個集團軍只有兩個師和一個旅,大概兩萬六千人左右。
這剩下的一萬人,就編入炮兵師。這是一個單獨訓練,帶有很強技術性的兵種。但在戰鬥時,常被打散,然後編入其它集團軍中,協同作戰。
最後還有空軍。儘管規模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大明,也沒置之不理。畢竟大明還有一架戰鬥機,一架沒拆毀的客機。利用得好的話,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效果。
而且大明在騰出精力後,也會加大對空軍器械的研究力度。因此在新招募的兵源中,大明刻意給空軍撥了一千人。
只是空軍的名頭不顯,使得很多士兵,都不願意去。結果大明一邊強制命令,一邊提高待遇,才將不情不願的新兵,送到了空軍所在地。
當然,在短期內。這新組建的集團軍,還形成不了戰鬥力。所以為了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大明決定,將原有的老兵,和新招募的新兵,進行打散、重編。採取以老帶新的訓練模式,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雖然明面上,大明的老兵只有六萬多人。但不可否認的是,僱傭軍這個不算編制內計程車兵,也是老兵。還有越南降軍,儘管他們的訓練方法和大明不同,但他們的作戰經驗,絕不比大明的正規軍低。而且經過一番淘汰篩選,留下來的,都是非常優秀合格的老兵。
這就使得大明的老兵人數,達到了十五萬人。新老兵之比,也控制在了3:4之間。再將他們和新兵混編,戰鬥力,也提高得快一些。
在文章的最末,大明還透露出全軍大整訓,全軍大演習的計劃。
看到這,馬戈爾尼合上手中的《大明日報》。依靠在柔·軟的沙發上,長出了口氣。實在是資訊量太大了,讓他一時有些吃不消。
坐在一旁的菲利浦,這才出聲道:“此次大明擴軍的規模,可真不小呢!”。軍隊作為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並不是人數越多,戰鬥力就越強。但毋庸置疑的是。人數確實屬於軍隊實力的一部分。
以現在大明和英國的關係來看。這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那到時候,大明一下子投入二十多萬軍隊。英國,又該怎麼應付呢?
畢竟英國在馬來半島的兵力,只有兩萬多人。若是加上印度殖民地的二十多萬軍隊,那兵力,倒是和大明旗鼓相當。
但這軍隊裡面,有十六萬多是印度土著。單純的英人士兵,只有四、五萬人。而大明的軍隊實力,向來不低。當初明荷南洋之戰,就可窺見一二。
因此看到大明擴軍的訊息,菲利浦的心情,難免有些沉重。這說話的語氣,也深沉了一些。
馬戈爾尼也是一樣,作為英國使節,他透過各種手段,詳細、認真的認識大明,瞭解大明。且從這次大明的改革上看,無論是民族、國籍、宗教、行政、軍事,都帶有很強的前瞻性,進步性。
儘管這裡面有很多他沒見過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但他本能的認為,大明又走到了世界各國前面。尤其是看了相關簡介後,他更相信自己的看法。
“大明!就是一頭飛速成長的雄·獅。它的壯大,正是西方世界的衰落!”。而大英帝國作為當代的世界霸主,已很強烈的感受到了大明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