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軍事體制改建,以及軍隊編制擴建。

軍事體制方面,大明沿用的是後世中·國大陸的軍事體制。只是之前海陸空三軍互不統屬,所以在具體實行的時候,造成三軍之間,等級混亂。

因此,大明特意改組軍事,成立國防部,並出臺詳細的等級制度。

將士兵分成義務兵、士官、尉官、校官、將官五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如下:

義務兵

列兵:一道細拐

上等兵:兩道細拐。

士官

一級士官:在士官的標誌上,新增一道細拐。

二級士官:在士官的標誌上,新增一道粗拐。

三級士官:在士官的標誌上,加一道粗拐和一道細拐。

六級士官:在士官的標誌上,加三道粗拐。

尉官

少尉:一槓一星,擔任排職。

中尉:一槓兩星,擔任排職或是正副連職。

上尉:一槓三星,擔任正副連職或是副營職。

校官

少校:兩槓一星,擔任正副營職。

中校:兩槓兩星,擔任正副團職。

上校:兩槓三星,擔任正副團職或是副師職。

大校:兩槓四星,擔任正副師職或副軍職。

將官

少將:橄欖枝加一星,擔任正副軍職。

中將:橄欖枝加兩星,擔任正副司令職或副部長職。

上將:橄欖枝加三星,擔任正部長職。

其中細拐是大明肩章上的折槓,以此象徵身份地位的不同。且一道粗拐,等於兩道細拐。因陸海空軍種的不同,肩章的底色也不同。比如陸軍的版面底色為棕綠色,海軍為黑色,空軍則是天藍色。

這樣一來,軍隊的等級、軍種就簡潔明瞭。

而軍隊編制擴建,則比軍事體制改建複雜一些。

就以陸軍為例,按照等級,從低到高,依次劃分成班、排、連、營、團、旅、師、集團軍。另外還有炮兵這個單獨的兵種。

由於大明一直將軍隊數量控制得很嚴,尤其是在工業大發展時期。軍隊數量,基本沒有增長。所以這劃分出的等級,往往名不副實。像四大神獸旅,就與正常旅的編制差別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