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電影與水泥(第1/2頁)
章節報錯
裝模作樣的視察一番後,楊崇又帶著隨行人員離開。
接下來,他又走訪了明京市的各個工礦廠房。詳細的詢問當地的生產情況,細心的瞭解工人們的生活。
當然,這都是經過廣播臺潤~色修飾一番後,才播出來的。
這樣的視察,一直持續到六月底。
因為七月二日,乃是大明的第四個國慶節。
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大明上下,放假三天。各個工廠的工人,政府的辦公人員,都會帶薪休假。
大明各地的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也都人流量爆滿。
那節日的氣氛,都快趕上了春節。
不過大明尊崇五年一小辦,十年一大辦的節日歡慶習慣。再加上南洋戰事剛完,大明正花精·力消化南洋的地盤。
所以1794年的國慶節,還是以民間慶·典為主。
當然,像一些晚會、電影之類,還是有的。各個社群、各個工礦廠房、辦事機構,都組織了國慶晚會、露天電影等極具娛樂性的,集體的歡慶活動。
晚會的組織者都是一些普通工人或科員,那表演水平,大家想想就知道。不過因為貼近生活,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所以大家的參與熱情很高。
反正都是自cao自辦,娛樂自己。圖的就是一個開心!
而電影,則是大明國家電影製片廠自制的。
以前放的都是從現代帶來的片子,製作雖好,但到底脫離了時代,遠離了民眾們的生活。
少了幾分代入感!
因此在老式膠片電影放映機研製出來後,大明就開始自己拍片子。
這膠片放映機是固定式放映機,由傳動、輸片、光學、還音、機體和電器等部分組成。它的色彩好,成像穩定。雖比不上數字放映機那樣無抖動,安全事故低。
但技術水平低啊!
大明將其研製出來後,立即投入使用。
就是電比較費力。僅剩的兩臺發電機,也被內閣從征途市要了回來。
記得當時高明省長一臉不願,但明京市派來的人,臉皮都是賊·厚的。
對於高明黑到鍋底的臉,直接裝作無視了。
也就是國慶節,內閣才會允許使用這兩臺像寶貝似的發電機。
電影的故事是根據南海戰事改的,取自帝汶島的戰·爭題材。
講的是一個少年在帝汶島遊玩的時候,突逢變故。然後憑藉堅韌的勇氣,救出了自己的母親。這就是電影的主線!
大背景則是美麗的帝力城。荷蘭人和食人族狼狽為jian,對善良而又無辜的帝力城民眾,進行野蠻的摧·殘與屠·殺。被塑造成正義使者的大明,挫敗了他們的野蠻行·徑,拯救了帝力城民眾。
其實這就是根據趙騰救母的故事改編的!
拍攝的地點,也主要放在帝力城的大明會館。至於群眾演員,導演組根本不用費心。因為帝力城的倖存者,幾乎都願意參演。當那些恐·怖的畫面被導演組刻意重現後,很多人都流露出深深的恐·懼和憤·怒。
這種逼真的表演力,最能打動人!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看電影的機會很少。還沒養成對電影的鑑·賞能力。如此真情流露又貼近現實的東西,最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