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訊息傳到大明本土時,很多民眾也都爭著想去。

可惜的是,這移民新政,只針對南洋土著。而大明本土,只能部分移民南洋和紐西蘭。

且職·業也都侷限在沒有技術含量的淘金者和礦工,以及少數文明學校培訓的政·工人員。

畢竟大明本土也極度缺人,好不容易培訓出的學徒,是絕不會讓他們就這麼走了的。

否則大明的工業發展,就會出現人力短缺的困局。

不可否認的是,南洋的土著,骨子裡就有懶·惰的劣·根性。且這部分人,還不少。

對此,大明也有對策。像這樣的人,全部打包送到南太平洋的小島。讓他們在那裡,自生自滅。

為了生存下去,肯定會有人和當地土著爭地盤。也變相的,促使了大明的勢·力擴·張。

而就在這個時候,楊崇在宗教司司長的帶領下,來到明京市的神佑區視察。

這地方原屬於臨北區,因為大明的移民來自五湖四海。在定居大明後,每個種·族、群體間,都有自己的信仰。

因此自發的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宗·教場所,進行宗·教活動。

對於宗·教,大明向來是比較慎重的。

因為從歷史的發展看,宗·教的力量不可小視。就算到了信仰科學的現代社會,宗·教依然有著無法忽視的影響力。

它具體表現在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可以調動人的情緒,影響人的精神狀態,收攏人心。在這一點,科學是無法替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大明從實際考慮,最終允許這些宗教的存在。

但在很多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與限制。

比如各個宗教,都要接受宗教司的管轄。所屬的宗教人員,也都要登記在冊,便於宗教司的管理。否則就視為非·法xie教。

在教宗教義上,大明也進行了大幅度改良。

其中不符合大明價值取向的部·分,一律剔除或更改。並規定,每個信徒,都要在進行宗教儀式前,齊唱大明國歌,加強認同感。

這是讓他們記著,在信·仰和國家面前,國家永遠是第一位的。

而且在公共場所,不允許出現帶有宗教性質的標語,不允許傳教。信徒也不能穿著帶有宗教特色的服飾。

目前大明承認的有教、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佛教、道教、印度教等移民群體較多的宗·教。

由於大明既不提倡,也不反對信教。所以為了考驗信徒們的信仰,所有信徒,都必須按時繳納信仰稅。

明面上說,這些錢是拿來修建、維護宗教場所,以及教職人員的工資。但事實上,這些錢都交給了大明的財政司。

每個月教會們得到的資金,都只佔信仰稅的一小部分。

這些事情,一些高階神職人員,也是知情的。但他們沒人敢說出來。一是因為獲得了足夠的好處,二是大明的宗教司,會讓他們付出數倍的代價。

<!_630book>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