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親朋好友,在去了大明後,日子都過得有滋有味。這些實實在在的例項,讓他們對大明的牴觸也淡了些許。

更何況,大明對移民也不排斥。

和俘虜的身份相比,成為自由的大明人,顯然是上上之選。

再加上李洛等荷蘭裔特工的挑撥,使得很多人都開始反對總督的‘龜殼’政策,要求投降。

大明也趁機宣佈對投降者的待遇。

第一條,生命安全會得到保障。

第二條,財產超過一定額度,就會沒收。額度以下,則歸屬個人。如果願意成為大明人,那沒收的部分,還可以返還三分之一。

這樣的條件,立即引起了荷蘭內部的叛·亂。

悲催的荷蘭總督,被憤怒計程車兵和民眾,剝·光衣服,五花大綁送出軍營。

至此,巴達維亞徹底淪陷。

而大明的條件,也不僅僅只針對巴達維亞的荷蘭人,那些南洋殖民地的荷蘭人,也在此列。

其實這些人就怕失去錢財,損失了利益,所以才想著和大明作戰到底。但現在,聽說能保留部分錢財,一個個的都放下了敵意。

再加上那些僱傭軍的抓·捕,這些荷蘭人,一個個組團跑到大明設定的招降點投·降。

因為他們要是被僱傭軍抓住,雖說不用死,但那積累起的家底,肯定會被僱傭軍搶光。

在這個時候,他們作為敵對國的百姓,是不受保護的。而大明為了拉攏土著幹這些苦力活,也任他們搶。

只要保證不犯下天怒人怨的事情,上繳五成戰利品,大明就會允許。

結果這樣的政策推廣下去,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等荷屬殖民地,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投入大明的懷抱。

英國安插在南洋的線人,也將此類情報,第一時間送給負責談判的英國使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此,英國使者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強硬的口氣,也軟和下來。在紐西蘭的問題上,作出讓步。

為了早日拿下馬來半島,防止出現意外,英國加快談判進度。

於是在當年十月,英國就和大明簽署了《明英友好條約》。

其中馬來半島歸屬英國,新南威爾士州、紐西蘭等地,歸屬大明。而莫羅泰島、哈馬黑拉島等地,則由英國單獨統·治。但大明在駐軍上有要求,不能超過兩千人。

最後,雙方也發表了一篇對荷蘭人的譴·責宣告。痛斥荷蘭人破壞南洋和平的險·惡用心。

一下子,大明就多了兩個幫手。從先前的單挑,變成了三打一。作為捱打的荷蘭,真是有些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明明是他們受到攻·擊,卻被對方汙·蔑成破壞南洋和平的罪·魁·禍·首。不但承擔所有罪·責,而且還成為眾口之矢的討伐物件。

不過荷蘭的感受,沒人會關心。

因為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大明、英國、葡萄牙,都的鞏固新得的地盤!

在條約的背後,英國又同意向大明出售一批工業裝置。像蒸汽機,就有五百臺。還有一些精密儀器,挖礦裝置,都是大明暫時生產不了,但又極為需要的東西。

這對大明的工業發展,起到了推進器的作用。

<!qingkan>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