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黃金效應(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等他們適應了一個星期後,就得交學費了!
只是來淘金的,大多都是變賣家產,才能買上一張船票的窮人。就算有點餘錢,也是過得緊巴巴的。哪有錢交學費呢?
這時候,善良的大明又體現出偉大的人文關懷精神。允許他們在學習期間,進入大明各個工廠礦地做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而且,他們也可以在工作的過程中,學到很多實用技能。
雖然薪水只有大明普通人的一半,除了吃喝,一時間根本就湊不夠學費。但大明也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允許他們用分期還款的方式,繳清學費。只是要收一點利息,但也不高。
這樣下來,完全就足夠他們生活了。
事實上,這根本就是大明的圈套。自他們進入文明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按照大明的步驟,一步步踏上早就為他們安排好的崗位。
在內閣的計劃中,除了只能挖礦,其它的事都幹不了人,才可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拿到礦工證。也是為了豎立典型!
不然那麼多淘金者來了,卻沒人走出文明技校,也沒人挖到金子。那海外各國百姓,就會質疑大明黃金的真實性。
這也會引發淘金者們的懷疑,認為大明是有意將他們留在文明技校。
而現在好了,典型有了!淘金者們也就不會懷疑大明黃金的真實性。
但大部分人仍然只能相信而已,因為沒個三五年,大明是不會讓他們從文明技校畢業的。
就連那些同文同種的華人,也在過了語言這一關後,被其它課程給卡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並且大明在做這些事的時候,都會給出恰當的理由,也能出示實實在在的證據。讓那些文明技校的學員,心服口服。
何況在他們做工的時候,工資是一直有規律的連連上漲。待的時間越久,做的年限越長,工資就能拿的越高。
特別是透過了語言這一關後,他們只要願意,就可以自動成為大明共和國的國民。在待遇上,也和大明人差不多。
很多人在發現大明的生活那麼好,自己也過得越來越不差後,就慢慢覺得,淘金也不是唯一的去處。特別是大明的教師們,總會在教授課程的時候,大講特講淘金的複雜、辛苦、危險,反正不是如來佛、耶穌、真主保佑,就別想挖金致富了。然後又會大肆炫耀做為一名技術工人的好處,將相關優待如數家珍的抖·摟出來。
要知道,這些教師們在上·崗之前,都是經過一定的心理培訓的。將傳·銷洗·腦的那套手段,幾乎照搬照抄了過來。
這對從沒經歷過傳·銷的淘金者們來說,完全就沒有任何抵抗力。再加上教師們每天上課,都會有意無意的重複數遍。就像和尚唸經,心裡暗示也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最終很多淘金者都改變了主意。退出文明技校,不再考那個難度極高,時間漫長的礦工證。轉而進入大明工廠、礦地等場合工作,賺取現成的工資。
看到這樣的結果,總統府的內閣成員們,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同時大明也將一些淘金者致富的訊息四處宣揚,並積極鼓勵他們還鄉。畢竟沒什麼比眼見為實更有作用了。
只是在大明境內,宣揚的訊息卻恰恰相反。廣播臺每天都會播報淘金者們失敗的遭遇,說得那是極端悲·慘與可·憐。讓那些改變主意的淘金者們,更感覺自己是對的,瞬時產生一種快意十足的優越感。
而在海外,當一個個穿金戴銀的土·豪們衣錦還鄉後,頓時引起爆·炸性的轟動效果。使得很多人不顧當地的人口禁令,偷偷出海,逃往大明。
致使大明的影響更大了。
以致很多年後,大明這兩個字,都成了黃金的代名詞!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