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人口紅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以說,這次人口遷移對大明的好處是超乎想象的!
因為南洋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文明程度要比澳洲高得多,這裡的人也不用什麼都得從頭學起。所以在短時間內,極大的促進了大明各行各業的發展。
再加上與外界交流的增多,很多大明本土沒有的資源、物種都得到了極大補充。
像牛羊馬、雞鴨鵝、豬貓狗等牲畜的引進,不但解決了大明出行難的問題,還豐富了大明百姓的飲食結構,並帶動了寵物市場的發展。
雖在便利程度上,不及現代的千分之一。但比先前出門靠走的交通狀況要好上太多了。
還有水稻、馬鈴薯、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的引進,使得大明百姓終於解脫了吃小麥的苦·海。畢竟天天小麥餅子小麥面,小麥粥來小麥飯,半年下來,是個人都受不了。
然後就是一些工業裝置的引進。
這其實才是大明領導們最重視的!
因為工業實力是一個國家硬實力的基礎與保證,所以大明才轉讓一定的造船技術,從英國那裡引進一批完備的工業裝置。
儘管大明自己也可以造,但這時間就要耗得久了。可大明的領導們都是急性子,也沒那個時間等。畢竟赤·裸·裸的黃金擺在大明,誰不眼紅。以西方國家的強盜本性,搶奪是早晚的事情。
只有打服他們,才能獲得一個相對平和的外部發展環境。
況且這買賣做的,大明也沒吃虧。轉讓的不過是一些稍稍先進點的技術,就得到一批免費的工業裝置。再利用後世的技術積累,加以改造,大明的工業實力定會顯著提升。
而且大明共和國的第一艘戰艦,也根據張嘯出海前留下的圖紙,加班加點的趕製。雖然獲得了一定的人口補充,但要造出來,仍然要個一兩年。
不過可以相信,當這新式戰艦造出來後,絕對甩英國幾條街。
這也是大明敢轉讓技術的自信所在!
於是大明境內,每天都有新的工廠開工,新的商鋪開業,新的房屋開建。直到春節,忙忙碌碌的景象才有所消停下來。
但仍有一些單位給出比平常高三倍的工資,繼續開工。
這是根據大明新頒佈的《勞動法》的規定。節假日期間,所有勞動費用都不得低於平時的三倍。若有違反,大明的鉅額罰款和城管隊,會讓當事者知道厲害。
要知道,春節大假可是從臘月二十四的小年,持續到元宵節後的正月十六。這個時間跨度,都有大半個月了。
所以相關事業單位開出的工資,都頂上一個季度的了。
雖然有些肉痛,但和他們賺的相比,又算不得什麼。
正是在這種大好的情況下,大年三十的平安夜,終於在大明百姓的歡呼聲中到來。
當晚,無論希望城、臨海鎮、征途鎮,還是剛建立不久,人數寥寥,全是淘金者和土著的新五鎮,全都守在各個村頭的小電視機前,放著事先被剪輯好的春節聯歡晚會。
儘管電視非常小,但音量大啊!
而且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電視可是個新事物。只是高鐵上的電視不多,尺寸又太小,所以往往幾百上千人,才分到一部電視。
但架不住大家的興致高啊!就算看不到畫面,聽聽聲音也是不錯的。
也幸好天公作美,正值雨季的澳洲,在這一天,迎來了難得的好天氣。否則眾人舉著傘看電視,也是難受得緊!
一場場精美絕倫的歌舞表演,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一段段捧腹大笑的小品表演。整個流程走下來,瞬時點燃了節日的氣氛。尤其是那些剛加入大明的新移民,第一次看到這樣新奇的節目,全都興奮得找不著北。
一旁的澳洲土著們,看到新移民的興奮樣,全都鄙視不已。笑他們沒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