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黃金效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金的魅力是毫無質疑的!
就像是一塊磁性超強的大鐵石,牢牢的吸引著懷著發·財夢的各國人·民,奔赴大明。
以致希望城的港口,天天塞滿了船隻。上面擠滿了各種不同膚色的人,有身材高大,金髮碧眼的歐洲人。還有一些膚色較黑,個頭較矮的土著人。更有很多黃面板、黑頭髮的華人。
他們幾乎全來自南洋,範圍涉及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婆羅洲、馬來半島、蘇拉威西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等所有殖民地或獨立國家。
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們靠得近,腿腳也快一些。
使得南洋各地的人口,突然出現急劇下跌。尤其是青壯年,他們是移民的主力,所以下跌得更加厲害。
像荷蘭就發現自己的殖民地裡,都快找不到做事的人了。因為勤快的華人跑·光了,稍稍使喚得上的土著人也走了,就連那些來自本土的荷蘭人也追逐黃金去了。
使得留下的要不就是有權有勢的大爺,要不就是一堆懶·癌·晚·期的土著人。就算將搶指在他們的腦門上,這些土著人也懶得挪一下身子。
只是荷蘭人發現得太晚了!
誰叫他們之前根本就沒想過管控人口,又對殖民地的人們橫·徵暴·斂,不事生產,只顧著一味巧取豪·奪。
吃相這麼難·看,誰能受得了呢?
起先他們反抗不過,還能默默忍受。但現在有大明這麼個好去處,當然不會留在荷蘭人的統治之下了。
於是短短個把月的時間裡,人們就競相趕往大明。
等荷蘭人發現過來,勤快人幾乎都去大明發家致富了!
這也促使大明共和國的人口再次出現暴增。
當然,大明肯定不會讓這麼多人都去挖礦的。
所以在淘金者們到達之初,大明會以清查人口、便於管理的藉口,弄清楚他們的身份。然後根據他們原來的技能,送進各個名義上的文明技·校。
而且在官方表態中,也說得非常好聽。比如挖礦是個技術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術,才能挖到好的礦產。就像挖金子一樣,當了解到金子的相關特性,那挖起來,也就簡便得多。
何況金礦總是藏在地下,極容易出現塌方、透水等風險。所以瞭解一定的安全防範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文明技校的建立,就是為了讓淘金者們安全又快樂的挖到很多很多的金子。
世界上,也只有大明這種以人為本的國家才能做到這一點。
如此漂亮又好聽,還句句在理的話,立即就贏得淘金者們的交口稱讚。無論是哪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都誇獎大明心懷仁義。
只是在上了第一堂課後,他們就傻眼了。
因為教他們的老師講的全是大明官話,也就是漢話。這對來自五湖四海的淘金者們來說,完全就是雞·同鴨·講啊!
可是大明有規定,如果沒有透過技校考試,那就領不到曠工證。沒有礦工證,挖礦就是非法。被查到,不但要繳納罰款,還要遣送出境的。
於是一開始,淘金者們就在積極的學習大明官話。
不過大家都知道,漢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的字詞用法,極端複雜。不是從小就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短時間內,是很難熟練使用漢話的。
這樣一來,花費的時間就長了。
當然,大明也不是聖母,不可能讓他們在文明技·校白吃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