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1798年的尾聲(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低等級的,是普通教民了。
如此一來,白蓮教的組織機構,更加嚴明。在執行力,也之前提高了一大截。
但這只是明面的!
實際,白蓮教的改革,主要是情報司為了擴張在清國的影響力,提高白蓮教的組織能力,而特意為之。教主無老祖的所有改革方針,也都是按照情報司出具的方案執行。
與之類似的,情報司也對天地會進行了制度的改革。很多經過大明培訓的情報人員,透過改革,順利進入白蓮教和天地會的高管理層。
有了這個外衣,外界更加疏於防範。情報司的工作,也能更加方便展開。
這也使得,白蓮教和天地會,徹底淪為情報司的耳目。
由於流感的爆發,歐洲也出現了一個白蓮教。所以為加以區別,大明情報司,又授意歐洲白蓮教,改稱聖教。算是從名稱,更加貼近歐洲人的習慣。
本來歐洲的白蓮教,與清國的白蓮教,沒什麼干係。除了有白蓮作為教會標誌外,信仰的核心,還是帝。不然歐洲人,也不會這麼順利的皈依白蓮教。
現在改變稱呼,只會加速白蓮教融入歐洲本土。
對於情報司的工作,也只會有利無弊。
正是看到宗教的好處,情報司還向內閣提議,建議將大明現有的宗教,都改成情報司對外發展的工具。但這一計劃,執行起來實在太難了。並且無形,架空了宗教司,助長了情報司。
怕其演變成前明的東廠,所以大明高層,否決了這一計劃。
不僅如此,內閣的數位部長,還特別向楊崇提議,將情報司納入檢察系統來。
也是情報司的地位太過尷尬!
既在六部之下,又不受六部管轄。實際執行,完全成了總統的私人工具。
這對大明的法制建設,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而且若沒有之前的叛變,內閣也不敢提出這個要求。
畢竟情報司的地位,是建國初期,楊崇獨自確立的。某種程度,算是維護了楊崇的地位。
但是叛變的發生,楊崇的遭難,讓情報司的作用,大打折扣。即使這之,有很大原因,是情報司的高層,都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南洋。才使得本土疏於防範,讓穆淳鑽了空子。
<!
>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