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1798年的尾聲

等到整個軍務改革進行到尾聲,時間的年輪已轉到十月份了。.

向來只有旱雨兩季的明京市,也進入了過渡期。雖不雨季的降水量,但隔三差五,還是有幾場小雨。經歷了漫長旱季的土地,也開始得到雨水的澆灌。乾枯的草原,慢慢煥發著生機。

這也代表著,農忙時節,正式到來。

而在大明的北方,與清國接壤的交趾省。南北半球的差異,讓交趾省的降雨量,正逐漸減少。

雖然清國難民的到來,影響到了當地百姓的生活。但是全省的農業生產,並沒受到明顯妨礙。所以一片片稻田,都迎來了豐收。為了讓難民知道付出才有收穫,大明還特意組織難民,幫著收割莊稼。

同時新一輪播種、施肥、開墾荒地,也在逐步進行。

也是交趾省是熱帶季風氣候,良好的水熱條件,使得農作物能一年三熟。再趁著當前充足的人力,地方政府積極開展農業生產。

於是交趾省的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到辛勤勞作的百姓。

在此之際,與交趾省交界的雲貴、兩廣地區,也慢慢平靜下來。持續了好幾個年頭的白蓮教起義,終是在白蓮教教主無老祖接受招安的情況下,徹底告一段落。

這是白蓮教與清廷相互妥協的結果!

按照協議,清廷承認白蓮教的正統宗教地位。作為交換,白蓮教要接受道教衙門的管理。本來這只是清廷為管理道教而設立的機構,從央到地方,都有層層分級。

如今將白蓮教併入道教衙門,實際是弱化了白蓮教的地位。

畢竟在一般人眼裡,很容易形成白蓮教是道教分支的錯覺。

起初白蓮教是不答應這個條件的,但是有大明派出的代表,作為斡旋。使得和珅掌控的清廷,答應在道家衙門之下,分別設立道教司與白蓮教司。

從而在地位,二者趨於平等。

白蓮教也接受了這個方案,加速與清廷和解。

當然,白蓮教原本帶有反清色彩的宗教教義,是一律剔除的。並且教民的武裝,也要全部解除。那些反清軍隊,自然要跟著解散。

儘管這個條件,對白蓮教極為不利。但是對清廷來說,這是和解的基本條件。是和珅偏向大明,也不敢完全不顧其它朝臣的意見。

何況太皇乾隆還沒死!即使老糊塗了,也知道解除白蓮教武裝的重要性。再加新皇嘉慶還在一旁看著,他也不敢做得太出格。

不過為了消除白蓮教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清廷允許白蓮教教主常駐昆明。設在京師的教所,則必須讓護法以級別的教徒坐鎮。

這是白蓮教起義後,教主無老祖出於方便管理的考慮,特意對白蓮教進行組織改革的結果。

從高到底,一共分為九級。最高的,自然是教主。

次一級,則是左右護法。在教務,分別執掌軍務和教務。作為教主親傳弟子的王聰兒,是白蓮教的左護法。只不過隨著和解,軍務變成了教內的獎賞懲罰。

再往下,是四大長老。分別負責傳教、祭祀、錢糧、登記等具體工作。之後的話,是六大執事、十二司儀、二十四堂主、香主若干、主事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