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隊(三)三權分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和四大軍區設定的軍事參謀處,有著十分相近的功能。
因為軍事參謀處,相當於軍區司令的智囊團。很多軍務,其實是由他們分工處理。在戰爭時期,轉變成軍區的指揮心。
這對部隊的作戰能力、應急反應,有著莫大的好處。
如果非要用重要性來區分四大軍區的高低,那麼夏州軍區,無疑是排第一位的。
畢竟夏州軍區的管轄區域,基本是大明的本土。很多重要的工業體系,也都集在這裡。更別說首都明京市,在夏州域內。
所以夏州軍區的第一,是實至名歸。
這麼緊要的地方,自然要讓有能力、對大明足夠忠誠的人來守護。因此原白虎集團軍的團長唐天波,成了第一任夏州軍區司令。
也是次的明京政變,他的立場足夠堅定。並且在平息叛·變時,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為了表示獎賞,楊崇和內閣的諸位部長,都一致同意他擔任這分量最重的軍區司令。
原來的官銜,也由此得到提升。
白虎集團軍、青龍集團軍這兩支駐守在夏州軍區的部隊,也都聽從他的指揮。
只是為了防止軍隊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軍區的後勤供應,改為國防部負責。讓本來職權下移的國防部,總算拿捏住軍隊的命脈。話語權,也得到了一定的維護。
在夏州之後,排列第二的,則是南洋軍區。
其管轄範圍除了各個行政省的駐軍外,還包括緬甸、暹羅、越南、邁索爾等國的租借市。作為大明向外擴張的主要地區,南洋軍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一直都是百分之百的。
所以在軍事,南洋軍區的重要性,甚至高於夏州軍區。
正是這個原因,大明僅有的兩個海軍軍團,基本都在南洋軍區駐防。只有不到兩萬人編制的部隊,被外派給了其它軍區。陸軍的話,則由明軍團的部分駐軍和海外僱傭軍負責。
儘管論戰鬥力,僱傭軍是不及正規軍團。但是南洋各海島的反明力量,並不算強。主要的威脅,還是來自海。因此讓這些僱傭軍和明軍團的部分駐軍負責陸防務,基本足矣。
剩下的美洲軍區和大洋軍區,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其基本機構設定,也都和夏州軍區與南洋軍區等同。教化軍團、明軍團的駐軍,分別駐紮在這兩個軍區。
只是有鑑於北美軍區的特殊性,所以軍區司令由北美領長兼任。軍事參謀處,也都由其他政務負責人代領。
另外在某些軍團內部,還各自抽調部分精銳士兵,組成騎兵旅。他們的人數不在多而在精!各項培訓,也都以最高標準要求。像騎兵旅所需要的馬匹,是特意從亞引進的汗血寶馬。
<!
>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