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幸福(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墨染嘆息道:“是啊,娘娘中毒太深。這臉上的烏青不是毒斑,是屍斑。我沒辦法,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阿京跪在墨染面前哀求道:“神醫,你連高麗遼東一帶的時疫都能治好,連我的蛇毒都能治好,額妮的這點病一定難不倒你。你給額妮看看吧。”說著,阿京就給墨染磕頭。
墨染攔住阿京道:“小郎君快起來。不是我不救她,是我真的無能為力。我醫術不精,對毒藥沒有研究。何況,咱們發現得也太晚了。不過,這是一種極厲害的慢性毒藥,平時看不出來,一旦發作就連大羅神仙也回天乏術了。”
阿京起身對宗望道:“阿瑪,我去請太醫。額妮不能死。”
宗望無奈道:“太醫院的那群人還不如你姨娘呢。也罷,死馬當成活馬醫,你想去就去吧。”
阿京急匆匆地出了王府。
“我一回來就聽她喊著胭脂什麼的。會不會和胭脂有關?”宗望命人把元妃常用的胭脂拿過來。
墨染依次檢查良久,對宗望道:“娘娘這些胭脂都是上好的,並沒有問題啊。”
宗望問侍女道:“既然這些脂粉都沒問題,她要的到底是什麼胭脂?”
侍女回答說:“是一瓶高麗胭脂。”
宗望不禁奇怪道:“高麗胭脂?哪來的高麗胭脂?是誰送來的?”
侍女答道:“是蕭妃娘娘差一個戴面具的人送來的。”
宗望聽說過宗翰有個戴面具的侍妾。這侍妾是南朝的帝姬,國仇家恨,保不齊是她做的手腳。但是,就算仇恨再大,她也不會親自給元妃下藥,再給元妃送過來,那樣就太張揚了。而且,元妃和她有什麼仇怨,要加害她也應該是加害蕭妃啊。冒然叫她過來,不但問不出什麼,還會得罪人。何況,元妃已經不行了,再糾纏下去只會引起更大的騷亂,所以還是息事寧人吧。
後來,太醫們一個接一個地進來診脈,又一個接一個地敗下陣來。阿京送走了太醫,才絕望地對宗望道:“阿瑪,看來額妮真的沒救了。”
宗望勸慰阿京道:“去給她準備後事吧。你已經盡力了。”
“都是高麗胭脂惹的禍!”阿京恨恨地罵道。
“別瞎說。”宗望拍拍阿京的肩膀。
“女為悅己者容。她塗脂抹粉也是為了你。王爺就留下來送她一程吧。”墨染勸道。
“知道了。”宗望有些意氣消沉地答道。元妃畢竟是他的結髮妻子,她出了事,宗望心裡也不好受。
墨染表態道:“要是給娘娘辦白事需要我幫忙,我一定有力出力。”
聞言,宗望很是感動地說道:“她那樣對你,你竟然這麼說?”
墨染答道:“先死為大。生前的恩怨也是人走燈熄。”
阿京聽了墨染的一番話,也感動得掉下了眼淚。
宗望對墨染說道:“心意到了就好,你不懂我們這邊辦事的規矩,且帶著阿文去宮裡住幾天,等忙過去了,我再接你們回來。”
墨染點頭應允,她很清楚宗望的心思,他不讓她參加並不是因為規矩,而是為了讓她避嫌。
蕭妃聞聽元妃出事立即暴打了瓔珞一通,逼問她是否知情。
瓔珞恨極了蕭妃,而元妃的殞命卻讓她出了一口惡氣。雖然瓔珞也懷疑過如鹽,但想到若如鹽真有這般手段,將來倒是能與這些人一較高下。而自己已然是個無力迴天的廢人,倒不如死了乾淨。
眼見瓔珞奄奄一息,有人報知蕭妃說如鹽求見。蕭妃心想:王爺回來之後都是住在王府服侍老夫人,這奴才來找我一定是來通知我王爺會過來的訊息。於是,蕭妃命人帶如鹽進來。
如鹽給蕭妃請安道:“娘娘,王爺今晚說要來看您,先讓奴才帶上禮物稟報您一聲。”
蕭妃翻了個白眼,道:“哼,虧他還想著我。我還以為他要做駙馬了呢。”
如鹽笑道:“給娘娘道喜,王爺已經拒絕了公主的求婚。”
註釋
本章觀點依據
道教有“隨方設教,友諸異類,與其同好,心無疑誤”的特點和“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的進步思想,所以道教在少數民族對漢文化的認同過程中起到了精神紐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而激化的民族矛盾。而且,道教的進步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流毒。另外,張橋貴先生還指出,中國的實踐經驗也表明了信奉道教的少數民族往往比不信奉道教的少數民族具有更高的漢文化水平,更容易和漢民族和睦相處,也更容易融合於漢民族或吸納漢民族於本民族中。如此一來,無論是在國難當頭或和平時期,都更容易與漢民族團結一心,共同戰鬥。因而具有更強的中華民族自我意識認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參考文獻
張橋貴 道教傳播與少數民族貴族對漢文化的認同 《世界宗教研究》 , 2002 (2) 102110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