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探視(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妃眼前一亮。
如鹽繼續說道:“王爺心裡一直都只有娘娘,不肯接納公主。”
蕭妃大喜,笑道:“還是你看得透徹。你既然這般精明,就替我問問這奴才是怎麼謀害的元妃。嘴還真硬,打得都快死了,什麼都不說。”
如鹽回稟道:“娘娘,依奴才之見,元妃娘娘遇害與這位姑娘並無關聯。”
蕭妃一聽就惱了,她質問如鹽道:“我讓她去送的胭脂,與她無關難道與我有關?”
如鹽不慌不忙地說道:“娘娘不要著急。聽奴才給您慢慢兒的說。如今,皇上有心學漢制,可朝廷裡總有些功臣仗著資格老跟皇上提祖制。若學漢制,將來就是父業子承;若學祖制,就是兄終弟及。宋王出使高麗可是出盡了風頭,奴才聽說皇后娘娘還曾想給宋王和高麗的公主保媒呢。高麗雖然是小國,但若是宋王娶了高麗公主,意義也是非同小可。”
蕭妃質疑道:“但是宋王不是沒同意聯姻高麗嗎?”
如鹽笑道:“那是他有自知之明。樹欲靜而風不止。宋王雖然不動聲色,畢竟也是樹大根深。皇上只怕是將來還是要在他和太子之間做抉擇啊。”
“所以太子就先下手為強了?有道理!”蕭妃頓悟。
“還有,宋王的小夫人給皇后娘娘開出來的藥,竟然出了事。”如鹽壓低聲音說道。
“那才不是。那是因為……”蕭妃話到嘴邊突然嚥了下去,笑道:“對,你說的這個也對。幸好咱家王爺沒可能與他們相爭。”
如鹽對蕭妃欲言又止的原因心知肚明,他說道:“是啊,現在王爺只管內務,不問外事,必然平安無事。”
蕭妃奇怪道:“你說什麼?王爺不問外事?”
“呃,奴才多嘴了,這是皇上的意思。”如鹽謹慎地回答道。
蕭妃聽了轉轉眼睛計上心頭,對如鹽道:“行了,我都知道了。你且把這婢子帶下去,我還要準備迎接王爺呢。”
如鹽應聲扶起瓔珞,帶她離開了是非之地。
出了蕭妃的屋子,瓔珞對如鹽道謝道:“多謝大人相救。”
“讓姐姐受委屈了。”如鹽安頓好瓔珞,又出錢給她請了郎中,才放心離去。
見宗翰來了,蕭妃立即拭去眼淚,用一張淚痕未乾的臉對宗翰笑面相迎。
“你哭了?”宗翰問蕭妃道。
蕭妃哽咽道:“想起宋王府的事我就有些傷心。想來斡離不對朝廷忠心耿耿,他的妻子竟然遭此不測。”
宗翰皺眉道:“元妃出事和斡離不忠心耿耿有什麼關係?”
蕭妃把如鹽的解釋原封不動地說給了宗翰,又補充道:“太子真是歹毒,為了爭皇位,竟對無辜的人下手。”
宗翰不語。
蕭妃又說道:“若是宋王倒了,下一個怕就是你了。”
宗翰依然沉默。
蕭妃終於忍不住了,她催促宗翰道:“王爺,不如我們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我可不想像元妃那樣。”
宗翰問蕭妃道:“說了這麼多你有證據嗎?”
“那倒沒有,但女人的直覺是最靈的。”蕭妃直率地答道。
聞言,宗翰不屑地笑道:“什麼直覺,還不就是瞎猜。”
蕭妃不服道:“瞎猜?王爺可是生生地被皇上削了兵權啊。”
宗翰說道:“我在外邊打了十多年的仗,餘生只想把會寧府變成比汴梁城更好的地方。”
蕭妃苦口婆心地勸道:“會寧府再重要還能比你的前途更重要嗎。我是你的妻子,我和你說的這些可都是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