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動員(第1/2頁)
章節報錯
宗翰與宗望趕到現場時,見婆盧火正掄著鞭子抽打著一個被綁在木樁上的漢人。宗翰幾步上前抓住了婆盧火的胳膊,厲聲制止道:“婆盧火,你瘋了嗎?平白無故你為什麼打人?”
婆盧火見是宗翰,不敢放肆,他扔下手裡的鞭子對宗翰解釋道:“王爺,不是我要打他。這些刁民實在是太不識抬舉了。明明說好了要一起北返的,結果他們一個個又推說什麼家裡有事走不開,不能跟咱們過去。還有人假裝肚子疼,有病,都不願意跟咱們走。我最看不上這種撒謊搞事的人,所以才尋思著打一個給他們看看。免得他們再跟我偷奸耍滑。”
宗翰瞪了婆盧火一眼道:“這些人是什麼人你知道嗎?”
“哼,不就是中原的大國工匠嗎?有什麼了不起的!狂什麼狂!”婆盧火不屑地說道。
“你知道什麼叫工匠嗎?”宗翰又進一步問道。
“工匠,不就是做工出力的嗎?不就是做活的嗎?又不是什麼達官顯貴,咋了?”婆盧火不以為然地答道。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是你率兵攻打汴梁城守軍的吧?你和劉延慶僵持不下的原因是什麼,你想過嗎?”宗翰提示道。
“王爺,攻城從來都比守城難,也比守城的死傷大。這不是很正常嘛?”婆盧火感到詫異。
“所以那些為了攻城而犧牲計程車兵就是死了活該?難道我們不應該儘可能地減少自己的傷亡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廝殺的一路有多艱辛你不會不知道吧?說白了,我們就是器不如人所以才處處受阻。我們的武器為什麼不行?還不是因為我們缺少這樣的人才啊。”宗翰回憶起多年征伐在戰場上的損失,感到很是痛心疾首。
婆盧火聽了宗翰的這番感慨,心下也頗為難過,他不再跟宗翰頂嘴,而是失意地低頭反思。
“會寧和汴梁間的差距稱得上是天壤之別。就算我們回去之後不再和宋人打仗了,我們的家鄉就不要建設了嗎?難道你希望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都像流氓和綁匪那樣以打家劫舍為生?我們的後人為什麼就不能在自己的家鄉安居樂業?為什麼一定要大江南北的各處去討生活,受人排擠,被人輕賤,做什麼太原漂、汴梁漂、蘇杭漂、遠海漂!”宗翰說著說著情緒就激動起來。
“王爺,您別說了,我都明白了。”婆盧火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立即走到綁在木樁上的匠人身邊,用匕首割開了束縛匠人的繩索,給他鬆綁。婆盧火整理了一下衣袍,對那個匠人說道:“師傅,我是個只會征戰沙場的粗人,不知禮數,輕慢了高人。還望師傅大人大量,不要跟我這樣粗鄙的人一般見識。”
匠人師傅沒想到剛才還在對自己拳腳相加的女真將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會對他的態度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他忙不迭地抱拳還禮道:“不敢,不敢。小人可受不起將軍的大禮。”
宗翰也上前說道:“這位師傅,您家裡要是實在有事走不開,那就別去了。雖然我們求賢若渴,但也不能強人所難。就算我們強行把你們帶去了東北,你們心不甘情不願,怕是也不會為我們效力。您不想去,我也只能說咱們的緣分沒到。”
匠人師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王爺,小人實在是故土難離啊。還請王爺成全小人。”
宗翰見這位匠人沒有心思跟隨他們北返,也只好作罷。
而站在一旁觀望許久的宗望卻定了主意,他心想:這幫過慣了好日子的工匠們必定一個個都像我家那個小妮子一樣,怕苦畏難不願意跟我們去東北做一番開天闢地的事業。要是都像帖末合這樣心慈手軟,這幫人肯定會隨彎就彎地一鬨而散。涉及到大利益的時候是沒法摻雜些“通情達理”進來的。於是,宗望上前一步拉住匠人師傅的手腕說道:“師傅啊,剛才是我們的人太粗魯,得罪了師傅。您的難處我知道,但要走之前,您好歹也先進屋跟我們喝一杯熱茶暖暖身子吧。”
宗翰搞不明白宗望的算計,只好呆看著他。宗望對宗翰笑道:“你也別杵在那兒啊。這大冷天的,你還不快些叫人把屋子裡的火炕燒得熱乎一點,難道叫大家吞雪喝風在外邊聽你訓話?有什麼話咱不能坐在炕頭上談啊?”說完,宗望遞給宗翰一個頗具深意的眼神。
宗翰也是個精明人,他明白了宗望的心思後,立即叫婆盧火去帶人燒炕。
宗望請各行各業的匠人師傅們坐上了火炕,他笑著對大家說道:“在下叫完顏宗望,是金國的二皇子。打算帶著師傅們北返是我和西路帥的主意。請大家去東北是為了借師傅們的力量把會寧乃至全東北打造成不輸給汴梁城的大國都城,讓東北人也過上幸福的日子。有道是倉稟足知榮辱。要是咱們自己的家鄉都建設得好了,咱們還用覬覦別人家的日子嗎?有些人說我們南下是為了掠奪,是為了破壞。其實,事實並不是他們想的那個樣子。與其說我們渴望土地和財富,倒不如說我們想發展自身,努力、儘快讓東北成長起來,變身成和汴梁一樣繁榮昌盛的地方。要是我們那裡也富強起來,我們怎麼會有心思去羨慕別人呢?當然,這個理想的實現必須要仰仗各位師傅們的智慧與力量。還請大家理解我們的初衷和本意啊。請你們去東北並不是為了讓你們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你們也可以帶上家人一起過去嘛。你們到了東北也一樣有施展拳腳的天地,說不定還會因地制宜地發揮出更大的能力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了宗望的動員辭,匠人師傅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