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動員(第2/2頁)
章節報錯
宗望見匠人師傅們的態度已經不似先前那般冰冷僵硬,就趁熱打鐵地說道:“師傅們覺得我這火炕咋樣啊?大家坐著還算舒服嗎?喜歡在這樣的炕頭上過冬嗎?”
一個師傅說道:“我們生在中原,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東西。不過,這東西確實比我們的床要好得多。我們到了冬天,床鋪都是冷冰冰的。屋子裡也只能擺著炭盆取暖。你們的火炕又熱又舒服,躺在這上邊過冬真是最愜意不過了!”
另一個師傅也問道:“我說王爺啊,你們的炕到底是個啥玩意,咋做的呀?”
宗望笑道:“我家東北那邊多是山地,房屋也是在山下建造的。我們的房子是純粹的木質結構,屋頂是木板和樺樹皮以及茅草鋪墊上去的,不像你們這邊都是結實寬敞的磚瓦房。房屋的門都朝向東面,進了屋,火炕環屋而建。西邊的炕是供奉神位和祖宗牌位的,南炕是長輩們坐的地方,北炕才是晚輩坐的地方。我們吃飯就在炕上擺上小桌子,取暖起居都在炕上解決,很是方便。至於炕是怎麼燒熱的,我們的土炕連著灶臺,灶臺裡只要一燒火,炕就會跟著熱起來。”
大家聽了宗望的介紹又是一陣議論,紛紛稱讚這項發明的神奇與實用。
有工匠稱讚道:“你們這個火炕好啊,不光能睡覺用,還是帶著長幼有序的禮教的。你們也敬祖先敬神仙,可見還是和我們有相通之處的。”
宗望笑道:“那當然,有道是‘性相近,習相遠’,雖然咱們的風俗習慣各有差別,但是對人對神的尊重和理解上,咱們是一致的。怎麼樣,和我一起去東北吧。若是你們能在那邊造出漂亮結實的磚瓦房,再配上我們的土炕,那樣的房子還有誰會不想住啊。”
面對宗望的勸誘,匠人師傅們既有些動心,又有些猶豫。實現價值雖然很值得敬仰,但想到背井離鄉的痛苦,大家還是感到很有壓力。
宗望笑道:“沒事,大家就坐在炕上慢慢想。想通了的,想和我們一起去東北的人,從炕上下來就算是表態了。來人,給師傅們上茶水,上瓜子。”
看著擺在炕桌上的茶水與乾果,師傅們倒是不想去吃。只是,火炕越燒越熱,屋子裡的溫度也越來越高,有的人耐不住乾渴就去找水喝了。
幾壺茶水下去,有的人內急便跳下炕去解手。還有一些人是因為火炕太熱燙屁股,覺得坐不住了才跳下炕去的。而在宗望看來,這樣的人就算是答應了同去東北。宗望還特地叫人給下了炕的師傅們多穿一件衣服,畢竟屋裡屋外的溫差太大,萬一把人凍感冒,病倒在北返的路上就不好了。
最終,宗望成功地讓匠人師傅們都答應了同去東北。
宗翰雖然也很樂於見到這樣的結果,但他還是忍不住問宗望道:“你這樣算是拐騙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不管怎麼說,人我是都圈攏到了。至於他們願意不願意,呵呵,我倒是不擔心。人畢竟都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嘛。現在不願意過去的,說不定去了那邊之後過了磨合期就好了。不過,你說咱們這麼做會不會被後人說成是在破壞中原地區的先進文明啊?我還是覺得咱們會捱罵。”宗望在得意之餘也有些憂慮。
“貧富差距如果永遠都那麼大的話,一個地區的先進文明也不值得自豪驕傲。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吧?再說,既然中原文明這麼先進,它到底有多好,適應性有多強大,只有換去別的地方經受得住異文化地區的檢驗才算數。真金不怕火煉,好東西好文化就是要有恩澤四方的本事。不然只捂在家門裡邊算怎回事?至於咱們會不會捱罵。唉,捱罵也沒辦法。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富強與美好生活。虛名那麼重要嗎?我不在乎。我關注的只是咱家那邊的進步與發展,其他的都無所謂了,誰愛咋說就咋說唄。”宗翰釋然地說道。
“嗯,說得好。但願一切如你所願吧。”宗望贊同道。
註釋
“架空敘事”的表現形式之一“穿越”是指作者對既定歷史發展軌跡和發展結果有所不滿,從而對歷史加以虛擬改變。這種作品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遊戲性,小人物能夠參與歷史程序、改變歷史發展的觀念或許是80後、90後公民意識產生的特殊途徑。因為只有每個人都認為歷史與自己有關,他們才不會等待被拯救,才會去參與現實的事情。虛擬的改變歷史,歷史並不會因此而發生任何改變。但寫作可以激起人們對歷史的親近感,也是文學的一大收穫。[許道軍,張永祿 論網路歷史小說的架空敘事 《當代文壇》 , 2011 (1) 7780]
穿越小說的積極意義就是讓我們關注歷史。但如果我們在學了很多現代知識之後回到古代去指導古代人的生活的話,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怎麼辦?難道要等著來自未來時空的人穿越回來拯救我們嗎?所以,穿越小說也有逃避的特性。
因此,我對“穿越”的界定如下:一個人身處和自己接受到的教育文化不一樣的環境即為穿越。比如,隨金人北返的宋人從發達的中原來到相對落後的東北,和自己“性相近,習相遠”的女真人共同生活,共同解決問題,這就是積極有效的穿越。因而,從汴梁“穿越”過來的宋人也將是本文的寫作重點。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