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封藩(第1/2頁)
章節報錯
定國公府,正院大書房。
顧璉坐在紫檀木大書桌後, 看著端坐在窗邊八仙椅子上, 侷促不安的兒子,問道:“你不願意隨十二殿下就藩?”
顧桓糾結地點點頭, 說道:“我也知道隨藩也是一個好機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我自小在京中長大,於外頭的事都不甚瞭解。只是兒子如今剛過了府試,還想在接來下三年裡一鼓作氣考過院試,若是去了藩國, 來回考試就麻煩了,恐怕會耽誤。”
“你倒是有志氣, 十六歲的秀才,哪有那麼容易?”顧璉搖了搖頭,才說道:“如果只是這個問題,你不必擔心。你若是隨藩王就任,必然得有個職司, 也算是官員上任了, 屆時去府衙辦個借考文書, 在藩國考試亦可。”
顧桓一時無語反駁,沉默了一會兒, 才有些委屈地說:“父親, 其實最重要的也不是這個問題,我是舍不您。”
顧璉聞言有些詫異, 看著眼前身材挺拔的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有些瘦削,卻不單薄,氣勢暗藏,挺拔如松。心中既有些驕傲,又有些心軟。
小小少年,平時表現得再勇敢,一旦要一個人遠離父母親人,也是會害怕的。
顧璉語氣越發和藹,卻是換了個話題:“你二哥去了廣州府快兩年了,還不曾回來,你可知為何?”
顧桓不防父親突然說起這個話題,愣了一下才輕聲說:“防範於未然?”
顧璉點點頭,看了一眼窗外空無一人的院子,才沉肅地說:“都說祖鋒勾結女真人圖謀不軌、證據確鑿……他若真的要謀反,放著幾十萬大軍不用,派那麼幾十個人來刺殺?再者,他若早有反心,怎麼會被陛下打了個措手不及,最後帶著親兵倉皇逃跑?恐怕女真人挑撥離間是真,陛下借機發難也是真!”
顧璉冷冷一笑:“永壽侯府滿門抄斬,如今京中僅剩的幾家世襲罔替的勳貴,誰心中沒有一番思量?這兩年以各種由頭送自家子侄出京的不知凡幾。”說著嘆道:“桓兒,你能走就走吧,我和你大哥卻是不能走的。”
顧桓聽了心中不禁有些悽惶,問道:“父親!那你們怎麼辦?”
“我們自會想辦法自保。你也別慌……”顧璉安撫著小兒子:“只要鎮南侯還在,我們家暫時無虞。”
顧桓聽了眉頭緊鎖。鎮南侯年輕時身先士卒,受了不少傷,如今年老,暗傷發作,本來身體就不硬朗。再加上楊澤的死令他大受打擊,聽說今年以來,已經病危了數次。
這兩年,楊夫人和小楊氏都命人送了好幾回藥材去探病。
可以說,京中不少人都翹首以盼鎮南侯死……
即使無冤無仇,南海軍和廣州港的巨大利益,也足以令人眼紅心動,想著去分一杯羹!
若非如此,王家又如何會盯上廣東?無非也有讓十二皇子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思!
顧桓覺得一把刀懸在他的脖子上,涼颼颼的,明明是炎炎夏日,卻讓他瑟瑟發抖。
“那父親,十二殿下會分封到哪裡?”顧桓很快接受了現實,開始為今後謀劃。
顧璉看顧桓轉過了念頭,心下滿意,回答道:“是廣東的韶州府。”
顧桓一愣,問道:“怎麼會是廣東?王家不是山東人?”
而且韶州府啊,也是個歷史名城,韓愈、蘇軾、楊萬裡……都曾貶謫至此!可以說是偏遠之地,王家完全可以給陳易選個更富庶的地方……
顧璉笑道:“韶州素有“三省通衢”之稱,毗鄰湖南、廣西、江西,是中原通往嶺南的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韶州離廣州府不遠,如今鎮南侯府的形勢……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對有心人來說,豈不是好地方!”
顧桓搖頭嘆道:“十二殿下本來是沒有這個心思的。”
“世事難料、人心無常,若是三皇子做了太子,恐怕他的確不會有這個心,只是如今嘛……”顧璉話語一頓。
顧桓有些傷感,想到了當初坐在場邊悠然吃瓜,一口一個“三哥說”的小皇子,替他感到難過……
顧璉看顧桓傷感,安慰道:“你去了韶州,也可以去廣州找你二哥玩,也不算舉目無親,何必傷感。”
顧桓這才展開了笑容,想了想說道:“韶州不比京城文風盛,我在那裡考試,說不定也能得個案首呢!”
想著也不禁有些高興起來,寧為雞頭不做鳳尾,能考個案首,多好啊!
顧璉失笑地搖搖頭:“你不要小瞧了天下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朝名相張九齡不就是韶州人?你什麼時候做出這樣的詩,再來說考案首吧!”
顧桓有些不服氣:“世上的詩都讓唐人做完了,我還做什麼呢!”
顧璉聽著哈哈大笑起來,每次和這個小兒子說話,總能讓他身心舒暢。
主意既定,顧桓也開始安心地讀書、習武,休沐日前往紫藤別院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