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五年的春節悄然而至,驚心動魄的天啟十四年總算成為了過去。

皇太子陳星正式入住東宮。凡事當名正言順, 如今陳星已是太子, 官員和勳貴們對他的態度也不同以往,變得恭敬有加。

儲君也是君, 即使兄弟們見到他也要行臣子禮,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形勢一片大好, 陳星不由得有些飄飄然,也越來越有儲君的孤高了。

文華殿內,卻越發的沉寂。

幾位年長的皇子春節後都已就藩,三皇子陳晏封德王, 就藩山東德州。

王氏在山東紮根數百年,根深蒂固, 陳晏在山東,至少不會虎落平陽被犬欺,天啟帝到底還是顧唸了一絲父子之情。

而十一、十二兩位皇子,今年也到了年齡,最遲明年就會分封就藩。

昔日熱鬧的文華殿日漸蕭瑟, 令人心生感慨。

顧桓變得更忙了, 每一晚都挑燈夜讀到深夜, 因為他要下場參加今年的童生試了!

十三歲,正式當年韓文瑄參加童生試的年齡, 韓文瑄接連斬獲縣試、府試案首, 如今也已透過了院試中的科試,最快明年就能獲得秀才功名。

顧桓想, 自己雖然不比韓文瑄天賦出眾、少有才名,但這三年來讀書也算用功,過縣試應該還是有把握的。

二月初五,童生試第一場“縣試”開始。

窗外仍舊是漆黑一片,賞星閣已經亮起了燭光,侍女進進出出,服侍顧桓梳洗。

剛換好衣衫,就見聞姨娘笑吟吟地走了進來,後面的小丫鬟手裡捧著一個食盤,幾樣糕點之外,還有一碗熱騰騰的粥。

這是一碗“狀元及第粥”,爽滑的豬雜、青翠欲滴的小蔥帶著陣陣香氣,令人食慾大開。

顧桓笑著接過,一口一口地將粥吃了個幹淨。

清晨,天還下著牛毛細雨,顧桓打著傘,帶著書童,提著考籃出門,顧楚站在院門口,打著一把青色油紙傘,微笑著看著他。

今日顧楚將親自送顧桓去考試。

顧林自去廣州府弔唁,因鎮南侯府太夫人抱恙,留下替母盡孝,至今未歸,因而不參加今科的童生試。

雨霧朦朧中,青桐油馬車在青石板小路上緩緩駛過,響起“噠噠”的馬蹄聲,清脆如銀鈴般,漸漸向考場而去。

一路上,顧楚細細地向顧桓再次解說考試時的注意事項,聲音緩緩流淌,顧桓也正襟危坐地仔細聆聽。

顧桓到了考場時,和他聯保的四個考生已經到了,正是求知堂的舊日同窗楊煥成以及文華殿裡的同窗孔貞明、江淮和魏倫。

十二皇子明年即將就藩,幾位伴讀都要另行出路,今年都來下場一試。

這一年的童生試人頭湧湧,比往年競爭激烈得多。

當天邊擦出第一抹亮光時,考場裡也漸漸有了動靜,考生們都停止了議論聲,靜靜地看著那扇烏油大門緩緩開啟。

衙差從裡面魚貫而出,對於考場外摩肩接踵的人群沒有露出任何驚奇之色,顯然是司空見慣的。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顧桓的科舉之路,從今日起正式開始。

幾位少年都從書童手中接過考籃,帶著家人的殷殷期盼,踏進了龍門之內。

過‘龍門’時不少考生都會伸手摸一摸,以圖個魚躍龍門的好兆頭。顧桓也隨大流地摸了,連閻君他都親眼見過了,對鬼神之說也信了十分。

過了龍門入眼是一個大院子,往前走是一扇門,進了那道門就是考場了。

考生們排著隊,等到喊到自己的名字才帶上考籃單獨進去。

人人臉上都是緊張肅穆,饒是顧桓自詡見慣風浪,在這樣的氣氛下也不禁有些緊張。

終於輪到他了……顧桓走了進來。搜考官示意他脫了衣服檢查,裡裡外外都搜檢過,衣服也檢查過,才讓他穿上。

因此時是早春,正是倒春寒的時候,顧桓足足穿了六件單衣,此時也只能迅速地穿上。思維卻不由得發散了,在這樣嚴格的搜檢下,那些女扮男裝參加科考的姑娘要怎麼辦呢?

搜檢過後,顧桓到了一個院子裡,和四位同窗站在一起,等候主考官進場。

一時,主考官到了,做考前動員講話,鼓勵考生們好好考試、不要作弊,祝願考生們魚躍龍門、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