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童試(第2/2頁)
章節報錯
主考官發表完講話,其餘副考官一起向他作揖致敬,然後集合所有作保的廩生,依次向所有的考官作揖致敬,整個過程非常的繁瑣,無不顯示著科舉的鄭重。
接著由官吏們點名,考生們五人一組上前接卷,高聲唱“某廩生保”,廩生確認後應唱“廩生某保”,這就是傳說中的“唱保”。
如果在這個環節裡,做保的廩生對考生有疑問,立馬就有官吏上前質詢,如果發現替考,則當場取消考試資格,並且大刑伺候。
給顧桓等人作保的廩生是求知堂中的一位師兄,自然不存在疑問,幾人順利的進入了考場。
考場裡搭著一間間狹窄的考棚,全部都是坐北朝南,考生坐在考棚裡,是看不到其他考生的,因此可以避免打手勢、使臉色作弊。每一間考棚的陳設都一樣,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卷封上有座位號碼,眾人到了考場後,按照座位號,找到自己的考棚坐下。
顧桓鬆了口氣,自己的運氣不錯,沒有分到傳說中的廁號。坐下之後,顧桓將筆墨硯臺一一擺好,磨好墨,靜待考試開始。
很快,題目公佈了出來,縣試的第一場考四書文二篇、五經義二篇、試帖詩一首,題目都不是很難,類似於填空題,只要把缺失的段落補充完整即可。
對於有強大記憶力的顧桓來說,這是他最有把握的一場。盡管如此,他還是現在草稿紙上默寫了一遍,才小心翼翼地謄寫到答卷上。
縣試分三場,每一場考試都是當天完成。顧桓交卷的時候,看到還有很多考生在奮筆疾書。
第二場考試安排在二月初九,一回生二回熟,顧桓謝絕了顧楚的送考,自己一個人去了考場。這場考的是表判,會涉及到律法知識,顧桓看著題目,鬆了口氣。
在文華殿中,是有大理寺官員講學的,這種程度的表判,對他來說不算難。
日子一天天過去,顧桓也熬過了最後一場考試,看到一起從考場中出來的幾位同窗,幾人相視一笑,就連一向和顧桓有些齷齪的魏倫都是一臉如釋重負。
幾人之間的關系不覺地拉近了很多。要不怎麼說,男人間最堅固的友誼,就是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那啥啥呢……
三場考完,就是等著放榜了,聞姨娘日日燒香拜菩薩,顧桓但是淡定了。
考完了,還想那麼多幹什麼……過了最好,不過來年再戰就是……
到了發榜之日,點墨和高石一早到了張榜的地方等候,顧桓與聯保的四位同窗一起在附近的酒樓裡等候訊息。
過了一會,只聽到點墨的聲音響起:“中了!中了!中了案首!”
顧桓猛地站起,激動地問道:“我中了案首?”
點墨氣喘籲籲,扶著桌子重重地喘了一口氣,才說道:“孔公子中了案首!三公子你是第五名。”
你就不能一口氣說完!顧桓懊惱地瞪了點墨一眼。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向孔貞明和顧桓道喜。
不多時,魏倫的書童也跑了回來,高聲說道:“公子中了,第十一名。”
江淮和陳煥章同樣也是榜上有名,眾人相互恭賀一翻,因急著回家報喜,就趕緊回家了。
定國公府上下已經得到了顧桓縣試得中的訊息,楊夫人給每個下人都賞了一個月的月錢,一時府裡的下人個個都是喜氣洋洋。
自楊澤出事以來,定國公已經好久沒有這樣喜慶了。
府試在四月舉行,由應天府府尹作為主考官,縣試已錄取計程車子得以參加,同樣是連考三場。
不久之後,榜單出來,顧桓幾人紛紛透過了考試,只是孔貞明卻沒能再中案首。
他倒是沒有太在意,笑著對眾人說:“科舉征途,如今不過是開始,何必在意一時得失。”
府試過後,顧桓又回到了文華殿讀書。
“顧桓,來年我也要去就藩了,屆時你可願隨我同去?”十二皇子陳易站在花叢中,看著顧桓,眼中隱隱有著期盼。
顧桓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心中也有些猶豫。
京中乃是非之地,如今皇太子日漸權重。顧林都在廣州過了兩個春節了,老夫人和楊夫人日日惦記,卻不見去把他接回來……
只是,隨皇子就藩的話,不知道十二皇子會分封到哪裡,將來山高水遠,想回京就不容易了。
“殿下,我如今年幼,去或不去都不是我能決定的,我要回去與父親商量。”顧桓想了想,還是推託了一下。
陳易卻點點頭,說道:“你願意就好。”
也不是很願意……顧桓滿心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