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探險隊這次的旅程看似很順利,主要是因為有白白和另外一個叫蘇克的傢伙隨行,幫著向原住民解釋,否則肯定要栽個大跟頭。

在後世傳統印象裡,作為北美洲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在面對歐洲殖民者時都是毫無還手之力,然而那都是十九世紀後半葉工業化時代的事了,眼下佔據北美西部的西班牙人其實還是非常畏懼這些原住民的;他們只能透過蒙騙而非開戰來侵佔土地。

不說別的,就在十幾年前的獨立戰爭期間,大陸軍被與英軍結盟的易洛魁部落打得潰不成軍。而在那場被後世稱為大屠殺的“懷俄明戰役”中,更是有三百多白人被剝了頭皮,無數人棄家逃命。

等到了十幾年後爆發第二次英美戰爭時,易洛魁聯盟將迎來高光時刻,他們會與英軍攜手攻破華盛頓,將總統府付之一炬,由此也誕生了一個地標物——白宮。

因為眼下正值枯水期,四條衝鋒舟只得沿著曲折狹長的“圓屋河”河道緩慢前行。當兩天後一行人進入山區後,部分河段由於水位實在太淺,眾人更是要吭哧吭哧的抬著橡皮艇,踩著僅摸過膝蓋的水流艱難前行,一路的艱辛實在難於言表。

比如頭一天進山後露營的時候,由於烹飪食物散發的香氣,把什麼熊啊、狼啊、野豬全都招來了。放哨計程車兵雖然開槍嚇跑了動物,可也把酋長少爺和另一位同伴給嚇的夠嗆,差點撒腿跑沒影兒。

之後他們在路過一處尼森南人村落做客的時候,對方酋長聽到魯奇總提到“科洛馬”,顯得頗為驚訝,因為這個名字就是出自尼森南語“Cullumah”,意為“美麗”。當確認探險隊就是要去科洛馬後,收了禮物的酋長便決定親自帶他們過去。

由於那裡已經是圓屋河南岔支流的上游,衝鋒艇根本過不去,所以眾人只得把船留在村子裡,然後揹包徒步前行。

走了兩天,一行人在太陽落山之前來到了一處跌宕起伏的深谷,四周山林密佈,溪水潺潺,粗大的紅杉和黃皮鬆至少要四五個人才能合抱。草草吃過飯,已經累的骨頭都要散架的魯奇就鑽進了帳篷裡,倒頭就睡,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外面的鳥叫聲吵醒。

魯奇從帳篷裡出來的時候,除了執勤的哨兵,幾個帳篷裡的人還在沉睡。他在哨兵的注視下走到溪流邊,用手舀起冰冷的水漱了口,又洗了把臉,頓時感到精神一震。直到這時,他才開始打量宿營地周邊的風景。四下看了一會,這廝便揹著手,沿著溪流的左岸漫步溜達。走出十幾米後,突然,他看到溪水裡有什麼東西在閃閃發光。

起初他以為是一塊蛋白石,也就是一種黑色透明的石頭,自從進山後經常會看到。魯奇本能的決定忽視那玩意,繼續往前溜達,可走了幾步,他又不自覺的轉身回去,蹲下身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那玩意不像是蛋白石,而是幾塊閃閃發光的碎片,隨即俯身將其中一塊撈了出來。

這塊碎片約莫有魯奇的小半個巴掌大,發光的只是其中一角,當他用手抹去其餘部分覆蓋著的黑色汙泥和水藻,整塊碎片的金色光芒立刻展現了出來。魯奇的腦袋嗡的就是一下,甚至激動的手都有些哆嗦。

這特麼哪是蛋白石啊,分明就是一個如同鱗片似的薄金片!

魯奇顧不得回去叫醒還在沉睡的探險隊員,俯身又將另外幾塊碎片從溪水裡撈了出來,發現竟然也都是一樣的金色鱗片。這貨頓時激動了,之後他順著溪流一路走一路找,居然走出了一里多地。等一臉焦急的白白和幾名隊員大喊著找到他的時候,上衣兜裡已經揣著大大小小30多個碎片。

回到宿營地後,魯奇也不做解釋,一頭扎進帳篷裡,開啟自己的揹包,從中取出自己喝水用的不鏽鋼杯子,從兜裡掏出一塊金色薄片放進去;接著,他又從另外一個包裡取出一個密封的嚴嚴實實的棕色小玻璃瓶子和一根塑膠滴管。當瓶蓋開啟時,一股刺鼻的味道躥了出來。

他屏住呼吸,用塑膠滴管從瓶子裡取了幾滴無色溶液,小心翼翼的滴在了杯子中的金片上,隨後便將瓶蓋擰緊,然後將注意力轉向了不鏽鋼杯子內。

過了片刻,只見金色薄片上的滴酸處毫無反應。魯奇這才確定,自己發現的就是黃金,而且純度還不低!

老天爺!可讓我找到了!

魯奇咧著嘴無聲的傻笑了起來,他此刻心裡想的都是自己費了這麼大勁幫趙新找金子,該跟他要點啥呢?

此時探險隊的眾人已經全醒了,他們三五成群的聚攏在一起竊竊私語,說魯大人這是咋了?過了好一陣,魯奇總算出來了,他招手叫來帶隊的排長,低聲囑咐了幾句,對方越聽眼睛越亮,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等眾人就著熱茶草草吃了幾口乾糧,便紛紛從包裡取出錘子鏟子等工具,五人一組,順著周邊的小溪開始忙了起來。

這邊來一鏟子,那邊來兩錘,搞的白白等印第安人一頭霧水。他們找到魯奇比劃手勢詢問,魯奇想了想,覺得這事根本瞞不住,於是從兜裡掏出了一塊金片給幾名印第安人看。

“kic'aw!”那名尼森南酋長和利瓦努都驚訝的叫了起來,他們這才明白這些外來者跑這麼遠是幹嘛來了。

之後探險隊的所有人忙碌了整整一天,他們搜尋了方圓兩公里內的每條小溪和山谷,找到了不少指甲蓋大的碎片或是米粒大的金子。尤其是在南面山上的一處乾涸的峽谷裡,一名探險隊員僅用攜帶的匕首,就挖出了一塊重達一兩的實心金塊。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