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華達山脈的印第安部落在遇見魯奇他們之前,從未接觸過外來文明;另外他們不像南美和中美的印第安帝國,對黃金的認識只限於好看,完全沒認識到其中的價值。

要知道這些原住民所使用的貨幣並非金銀,而是貝殼幣。所以這年月判斷一個印第安人是否富有,要看他項鍊上掛著的貝殼多不多。

魯奇他們在科洛馬一帶轉悠了兩天,等回到尼森南人的村落後,他便在白白和蘇克的幫助下,和那名尼森南酋長談判,購買科洛馬方圓五公里的土地。

這年月跟印第安人買地要講緣分,看順眼了什麼都好談,不順眼玩兒蛋去。經過和部落中的長者開會商議,酋長開出了二十把剪刀、五把手鋸、兩張金色保溫毯的價碼。

魯奇很高興,可由於語言溝通不暢和對印第安人習俗的不瞭解,此時的他並不知道,包括之前的那七十平方公里在內,印第安人與其說是在「賣土地」,不如說是出借土地。

在他們看來,自己暫時用不到的土地讓外人借用以求得生存是件很正常的事。然而一旦自己族群經歷幾個世代的發展,人口擴張導致土地不夠用的時候,收回來就是天經地義。此外,即便是土地的使用權暫時轉移了,自己的族人也有權去那裡打獵。

當探險隊滿載而歸的回到金門要塞時,已經是1794年的1月中旬了。

在回到要塞前,魯奇專門和探險隊中的官兵談了一次,告知他們之前各自找到的黃金要全部上繳,自己將會按一比十的比價發放獎金,款項會直接打入各自的津貼賬戶。至於發現黃金的事必須嚴格保密,不得外傳,違者一律遣返。

三十名隊員對這個命令沒有不贊成的,這一趟外出雖說辛苦,可大家都是收穫滿滿,遠超預期。在如今的北海鎮貨幣體制下,包括金銀錠在內的貴金屬嚴禁私下交易,必須要去北海銀行或儲蓄所兌換成北海元。一旦讓治安警查到使用金屬形式的金銀私下交易,交易雙方不光要處以交易金額一倍的罰金,還會被判處刑期三到六個月的勞役。

魯奇回到要塞後立刻給趙新發了封電報,然後便去了聖何塞德瓜達盧佩視察。在電報中,他告知一切進展順利,三個目標區域的位置已經找到了一個,可以進行下一步了。另外他在電報裡還問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本時空還是另一時空都快要過年了,趙老闆來接他的時候,順便給大家帶點年貨來。

此時的趙新即將再度踏上每年一次的接人之旅,事實上這也是他名正言順的去巡視地方和外派部隊的重要時刻。對那些在外征戰的官兵門來說,除了回家和親人團聚,還有什麼比自己的統帥帶著家人的書信和禮物、不遠萬里的來慰問更能鼓舞人心呢?

在趙新家的那間大書房裡,利吉笑呵呵的接過阿妙遞來的茶,屁股剛挨著椅子,就聽趙新道:「各地駐防部隊的家屬書信和要送的禮物都收上來了嗎?」

利吉急忙起身,手中的蓋碗也來不及放下,雙手捧著回道:「後勤司令部已經按花名冊逐一核對了一遍。我昨天讓他們再核對一次,保證不出差子。」

趙新微微點頭道:「是得好好核對,要是再跟去年一樣,把張三家的東西裝進給李四的包裹,士兵們嘴上不會說什麼,可心裡就該罵我了。」

利吉聽了只能訕笑。北海軍目前的外駐部隊多達六萬人,單是在通訊上,每個月就有上萬封信和郵包,過年的時候更高。以前全靠人手工清點,出錯實在難免。不過今年後勤司令部建立了負責軍郵的專門機構,又使用了條碼系統,出錯機率可以降低到百萬分之一。

如今北海鎮的地盤越來越大,新設立的機構也越來越多,而相應制度的不斷出臺,由此帶來的制度成本也在節節攀升。

以1792年為例,整

個北海鎮全年的財政收入是7144萬北海元,幾乎全部來自於稅收。其中各地口岸的關稅收入佔比為35.5%,包括了赤巖城、安平港和鯨魚港三個口岸;貨物交易流轉稅佔比24.9%,其他包括印花稅、貨幣套利、鑄幣稅、沒收的部分喀爾喀王公和寺廟財產共計佔比39.6%。

在支出上,北海軍的軍費開支是四千一百多萬,包括交通、醫療、交通在內的民政開支是三千三百萬,接近7500萬。這其中還不包括造船和鐵路的開支,光是從黑龍江城到雅克薩的鐵路造價就是一億七千萬。

這麼大額的開支,光靠趙新一個人和幾座金礦的產出已經扛不住了。有鑑於此,陳青松在一年前就開始醞釀發行兩億北海元的公債,摺合白銀5000萬兩,面向北海鎮和滿清治下發售,票面利率3.5%,為期十年。

情報局那邊經過半年的提前摸排,已經確認光是滿清治下的鹽商、晉商和十三行,就可以認購五成;而滿清的官紳權貴們可以認購三成,剩餘兩成在北海鎮內部發售。

滿清內部從官員到商人,對於掏真金白銀買北海鎮公債這件事,都認為是買了張保命的「船票」,甚至連和珅在得知後,還透過劉全說要買三十萬兩。

銷售渠道上有了保證,北海鎮29人委員會透過那就是走個過場,畢竟大家都知道這些年的收支構成是怎麼回事。

趙新喝了口茶,問道:「明年發公債的事,底下人怎麼說?」

「大夥都沒意見。」利吉想了想,一臉誠懇的道:「主公,您就是北海鎮的天,沒您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如今您手裡的錢不夠用,就算讓大夥捐獻誰也不會說什麼,何必還要給利息還本金啊?」

趙新剛才還帶著笑的表情漸漸收斂了起來,盯著利吉道:「昨天的公債學習班你沒去聽?」

利吉喏喏道:「沒......昨天小春發燒,我,我就沒去。」

趙新眉頭一皺,關切的道:「哦?那讓阿妙一會過去看看。這孩子早產,體質太弱。」

小春是利吉和志乃的小女兒。頭些年經過吳顯寧開藥調理,志乃的溼熱血瘀之症漸好,懷孕生子也順理成章,兩人如今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因為和利吉兩口子那眾所周知的關係,所以兩個孩子的的名字都是趙新給起的,兒子叫趙啟,三歲;女兒叫小春,還不到一歲。

兩人正聊著,阿妙推門走了進來,蹙眉對趙新道:「那女人又來了。見不見?」

趙新知道她說的是誰。對方這個月已經兩次求見他都藉口太忙沒搭理,不過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再不見就不合適了,於是道:「請她去花廳稍坐,我一會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