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就聽有人反駁道:“三萬多噸的輪船,萬一弄砸了怎麼辦?這可不是漁船。”

“就是,我之前可聽說了,國內修船業價格戰打的厲害,便宜倒便宜了,可這質量恐怕懸。”

“我看還不如搞兩條遠洋漁船。”

“虧你想的出來!堂堂北海鎮開著漁船去歐洲,丟不丟人啊!”

“漁船怎麼了?架上大炮一樣好用!”

“你一條漁船上能裝幾門炮?雷神號能裝幾門?有的比嗎?”

“按我說就應該裝火箭炮,搞什麼75毫米炮啊。”

“火箭炮不成,太貴!應該換88炮,比75毫米猛多了。”

“......”

眼看歪樓越來越厲害,鄧飛連忙止住,大聲道:“停停停停!我們這次打算去泰國修!”

誰知此話一出,在場的大老爺們頓時眼睛瞪的溜圓,某些人已經開始浮想聯翩了。

“泰國好啊!趙總,來個芭提雅三日遊如何?”

趙新看了眼一臉無奈表情的鄧飛,笑著道:“這個可以有。”

“能不能帶家屬?”眼鏡男終於開口了。

“額......這個也可以有,僅限兩名。”

選擇泰國,其實鄧飛是經過多方面考慮的。一是價格質量,二就是事情要做的隱秘。國內修船業連年打價格戰,換板價格低的離譜,除了那幾個正規的大型船廠,一般的他還真不敢去。

之後,鄧飛又對在座眾人進行了編組,將三十多號人分成了動力組、機械組、電氣組和通訊系統組。各組的任務就是要在檢修期間,搞清維修要點,並對檢查和維修過程進行全程錄影,吃透各系統裝置的檢查和維修程式,留作以後參考。

終於,在座的人裡有人問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我想問一下,這次修船得多少天?”

鄧飛道:“一般情況下,十五天足夠了。”

會議開完後的第二天,鄧飛和丁國峰二人便各自告別家人,被趙新送了回去,開始忙起了打前站的工作。而在鯨魚港這邊,工人們開始拆除兩條船上的武器,將不相關的東西都搬進港口的庫房,將全船內部做了一次清理。另外,雷神號和驚雷號的船名被全部塗抹,重新用油漆刷上了買船時登記的船名和編號。

與此同時,在鯨魚港的兩座幹船塢裡,北海一號、二號也停了進去,相關的維護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順便提一句,由於鄧飛在回來的時候,帶回了大量由葉佔榮父子幫著採購的柚木,於是在海豚灣軍港的船塢裡,一條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噸的飛剪船也開始了鋪設龍骨的工程。

......

自從陳青松將民政的大本營搬去了富爾丹城,趙新便將自己的辦公地點換到了前民政的大院。這裡說是“大院”,其實也就半個足球場大。經過了一年的擴大重建,這裡目前已經變成了一座三路五進的大四合院,比趙新的家都大。

在這座外表看上去古香古色的院子裡,佈設了不少監控的攝像頭。而在垂花門外和東西兩路的側門位置,均設有警衛室,來往進出一律憑卡才能進入。

院子建成後,由於其良好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很快就讓北海鎮各部門青睞有加。於德利掌管的宣傳口、周衛國掌管的司法口、還有教育口的八人組都將自己的辦公室搬了過來。大家沒事時互相串串,好多事就在閒談一樣的過程中協商解決了,辦公氛圍很是不錯。

趙新送走鄧飛,僅僅在家休息了一天,然後便來到了他的新辦公室,除了處理內部事務,還得接見那三個等了他兩個月的使團。

琉球也好,廣南也罷, 都只是走個過場。關於先島群島的租借一事,江藩已經和使團正使三司官座敷鄭章觀談妥。琉球國面積狹小,缺的並不是錢,而是糧食;雙方商定,北海鎮每年用兩萬石大米的價格,在先島群島中尋找合適的地點,修建港口和貨棧。不僅如此,鄭章觀還提出北海鎮可在那霸停靠,貨棧也可以免費提供。

趙新之前已經和鄧飛、江藩仔細談過琉球的情況,他略一思索,便明白這肯定是三司官蔡世昌的意思。他估計對方一是想借用北海軍壓制舊有計程車族;二就是想透過北海鎮往來的船隻,帶動琉球貿易的興盛。

既然如此,那就不管是先島諸島還是那霸都要。反正趙新也不打算欺壓人家,公平貿易,合理租用就行。

至於廣南那邊,吳思宇已經和黎文悅、鄧陳常二人談了好幾輪,最終將借款的總額定在二百萬兩白銀,而抵押物就是位於清化和乂安的鐵礦。另外他們兩人還打算向北海鎮購買火帽擊發槍兩千杆、左輪手槍兩百隻、12磅炮十門、以及相應的炮藥。

看過了試射,原本還以為自己就能搞定彈藥的鄧陳常總算明白了,沒了北海鎮提供的彈藥,那些武器啥都不是,所以只能伸頭被宰一刀,就是不知道“阮大王”會不會滿意。

最後就是伯多祿了,這位來北海鎮和於德利談過之後,因為身體不適曾被陪著去了趟醫院,結果就遇到了馬卡留斯。雖說兩人一個是正教,一個是天主教,可能在這裡見到傳教士,還是挺讓伯多祿意外的。

&nbsp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