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火力展示和北海鎮來客(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隆輕咳了一下,讓殿內的太監宮女全部退下,這才沉聲道:“事關大清江山社稷,這封信除了朕和你,還有就是和珅和他那個管家劉全看過,絕不可再對外人提及。你先籌劃好需要哪些東西,告訴和珅就行了。以後跟北海賊接觸都讓劉全出面,也由他將東西給你運到西安。”
福康安連忙將信放回匣中,一甩馬蹄袖,對乾隆俯身叩首道:“嗻!”
1791年10月25日的上午,已經離開北海鎮一年之久的雷神號和兩條大型機帆船在三條拖駁船的牽引下,頂著呼嘯的海風,緩緩駛入了鯨魚灣。
駕駛艙裡的鄧飛看到岸上不斷招手致意的人群,心裡不知怎麼就湧起一種“遊子回家”的感覺。來到這個時代快八年了,他已經把北海鎮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北海鎮毗鄰南海的碼頭總共有兩個,西側的鯨魚灣屬於民用,而東側的海豚灣則是軍用。因為琿春已經被拿下,所以之前還是個小漁村的海參崴,以及琿春城東南的摩闊崴也被民政列入了明年的開發計劃。
在另一時空的十九世紀末,關東人有句俗話叫“跑崴子”,指的就是去這兩個地方出海捕魚和貿易。海參崴的地位不言而喻,冬季雖說有結冰期,但絕對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而摩闊崴的水文條件雖然不如前者,可它以前是清軍巡視南海十四島的出發地,更是扼守圖們江入海口的關鍵所在。
按計劃,雷神號和應該在9月下旬回來安排大修,可替換他們的鄭一船隊因為幫著何喜文圍剿島津家殘部,所以直到9月底才抵達南洋。
另外鄧飛他們在北上的途中,先是去會安接了趟人,然後便在途徑琉球的時候停留了兩天。他們除了去探望了大病初癒的繼承人尚溫,還和擔任三司官的蔡世昌進行了一番友好交談。聽說鄧飛他們要回北海鎮,蔡世昌當即提出要派遣“謝恩使”一同北上,向趙新表示感謝。
雖說琉球經歷了一場戰亂,首裡王宮也遭到了破壞,但國家的貿易權和控制權已經拿回,徹底擺脫了附庸國的身份,再也不用向島津家繳納每年一千石糧食的“納款”。光是這一點,北海鎮對琉球已經是恩同再造。再有就是北海軍的軍醫徹底治癒了尚溫的傷寒,這又是一樁大恩。
之前說過,琉球王國的政治結構是世襲制,只有首裡、泊、那霸、久米這四個地方的人能入仕為官,但是高階官員都被控制在向、翁、毛、馬四大姓手裡。其中向氏其實就是尚氏,而翁、毛、馬三家則是代代跟尚氏通婚。
然而一場平亂之戰結束後,四姓損失慘重,很多人都是因為依附島津家而喪命於戰火,而出自久米村的蔡、鄭、林、程四家則藉機崛起。
眼看形勢比人強,背後又有何喜文撐腰,向、翁、毛、馬四家不得不低頭。八家士族經過一番商議,重新劃分了“蛋糕”。尚家繼續擔任正一品的監國,蔡世昌名正言順的成為從一品的三司官,並擔任國師,負責教導年幼的尚溫;同時其他三家久米村人也從低階官吏的身份一躍成為世襲高官家族。
這次隨同鄧飛一起北上出任“謝恩使”的,就是蔡世昌的副手正二品的“三司官座敷”鄭章觀。此人來北海鎮的目的除了謝恩,還身負一個重要使命,考察北海鎮,判斷是否值得馬上改換門庭抱大腿。
雷神號進港停穩放下舷梯後,熙熙攘攘的人流一波一波的先後登上碼頭,在和前來迎接的陳青松、於德利等人進行了一番親切的寒暄後,便在凜冽的寒風中急不可待的上了一輛輛四輪馬車,朝著各自的目的地匆匆而去。
這些人裡有受法國東印度公司總督和阮福映所託,前來和北海鎮商談擴大合作的伯多祿一行;有琉球來的使團;有從會安來的葉家父子和幾個明香社的商人;還有被曬的黑黝黝的江藩、鍾懷,以及兩人在南洋收的六七個學生。
要知道北海鎮自肇建以來,還從沒有一次來過這麼多到訪者。雖說鄧飛提前發了電報通知,不過民政為了安排這些人各自的住處,還是忙了個腳不沾地。
等船上的人都下的差不多了,碼頭上迎接的人群和馬車也都走光了。十幾分鍾後,從港口的大門處突然駛進來一輛烏黑髮亮、車門上帶有金色北海軍軍徽的四輪馬車,後面還跟著一輛可以坐十六人的大型四輪馬車。過不多時,兩輛車便穩穩的停在了雷神號的舷梯旁邊。
又過了一會,就見從雷神號上走下了一群人,為首的正是鄧飛,而跟在他身後的除了警衛,還有七八個亦步亦趨的女人和提著行李的男人。
這些人走下舷梯時,黑漆馬車的車伕已經將車門開啟,放下了腳踏板。當鄧飛攙扶著一位裹在厚厚皮裘裡的年輕女子走到車前,那女子好奇的朝四下看了看,輕聲道:“老爺,此地便是北海鎮麼?”
“這是鯨魚灣碼頭, 離北海鎮還有一段路呢。趕緊上車吧,北海鎮的天氣跟南方不同,冬天冷的厲害,別凍病了。”
等鄧飛和那女子先後進了車廂,幾個警衛便招呼著其他人拿著行李上了那輛大車。隨著馬車開動,鄧飛伸出手捂著年輕女子的纖纖玉手不停的哈著熱氣,一臉關切的問道:“冷嗎?”
年輕女子微微笑道:“還好,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穿皮裘,很暖和。”
“怎麼樣?還難受嗎?”
“妾身已經好多了,老爺不必擔心。”
“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帶你去醫院做個檢查。”
年輕女子好奇的看向窗外,一棟棟外形怪異卻又不知名的建築從眼前飛快的略過,不由喃喃道:“原來這就是北國。”
此人正是那位出自安南嘉定陳家,送到鄧飛身邊後又被阮福映冊封為“貞麗郡主”的女子,名叫陳玉琬。
自從巴城的局面穩定下來後,已經食髓知味的鄧飛還是忍不住寂寞,派船把陳玉婉從嘉定接到了巴城。一番努力耕耘下,很快就懷上了,這下可讓鄧飛樂瘋了,於是便趁著回來休整準備,把自己的女人也帶了回來。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