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江灣忽過火車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北海鎮自七年前創立之日起,大量的機械裝置層出不窮,更別說還有雷神號和驚雷號那兩條大鐵船。現在的北海鎮雖然還是有新來的移民對田野上的拖拉機報以好奇,春耕秋收之時站在田埂上圍觀,但再也沒人會把這些機械當做妖怪。
比如受邀來參加火車開通儀式的朱大貴等各村代表,對拖拉機也好、汽車也好,內河機帆船也好, 他們早都見怪不怪了。在朱大貴看來,老爺們兜裡的法寶層出不窮,隨便拿出啥都是好東西,肯定有大用。所以大部分人在看到冒著蒸汽的火車頭後,也只是搖頭晃腦的讚歎,隨即便將談論的焦點轉到這玩意能跑多快的問題上去了。
只有汪中和洪亮吉等人在震驚之餘, 拉著趙亮問東問西, 詢問機械運轉的道理。
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中國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並不是京城宣武門外的那條, 而是英國人建造的吳淞鐵路。這條線路最終只執行了一年,就被滿清收回並予以拆除。
於是有些人就說了,滿清腐敗,不懂科學,常做脫了褲子放屁的事。事實上,對於這條英國人瞞著帶清朝廷偷偷修建的鐵路,當時以沈葆禎為首的官員擔心列強借興建鐵路擴充套件勢力,侵犯路權,其他國家會有樣學樣,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拆掉。當然了,跟英國人耍橫肯定是不敢的,於是只能花錢買回來,然後用拆除的方式變相警告。
到了1881年, 清廷自己主持修建,並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唐胥鐵路正式通車運營。
至於那些所謂的風水之說, 背後要麼是老百姓因為徵地給的錢少了藉著風水多要錢,要麼就朝堂內保守派和革新派的利益之爭。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誰也不比誰傻哪去。
北海鎮的各路人馬到齊後,開通儀式在上午8點半正式開始。首先趙新上來布拉布拉了一番,耗時10分鐘。其內容無非是上下同心,奮發努力,一起為新中國的明天如何如何。
在另一時空的時候,趙新也偶爾參加過這種儀式。一般這種時候,坐在下面的他都是做出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心裡則在默默問候對方的家人。想不到風水輪流轉,如今他也成了站在臺上講話的一員,就是不知道是否有人同樣在致以親切的“問候”。
總而言之,4月2日的伯力火車站內是群英薈萃,北海鎮鐵路建設委員會的各大“蘿蔔”相繼上臺發言。等到作為工人代表的一位叫“於金髮”的工頭上臺發言時,這位看到臺下坐在前排的趙新那叫一個緊張,兩腿一軟差點跪在話筒跟前。
四十多分鐘後,發言終於結束,趙新等人隨即在站臺上剪綵。幾十米長的大紅綢子在鑼鼓喧天中被咔咔剪成了十一截,然後便被人拿走分發給了那些在車站內工作的工人。這玩意拿回去不管是做個肚兜還是大紅褲衩都是挺不錯的。
按計劃,剪彩儀式結束後, 機車頭會拖著兩節客車車廂以六十公里的時速,在伯力和十公里外的排程站跑個來回, 全程耗時一個多小時。
北海鎮首批運營使用的火車頭是兩輛前進型蒸汽機車,這還是趙新三年前從另一時空中的北方某公司買來的封存貨。兩年前經過大修後被運上一條巴拿馬籍的貨輪,然後在途徑某中轉港時,便詭異的從貨運清單上消失了。
幾個蒸汽機發燒友都有心去駕駛室跟著跑一趟,可當他們跟負責的那位孫師傅說了後,老頭不耐煩的道:“開車?我看你們是奔著開河裡去還差不多!哪涼快哪待著去!”
“孫師傅,您怎麼能這麼說啊,好歹我也在火車博物館參觀過,比你那些徒弟可強。”
“是嗎?你小子會看水錶麼?知道水位應該保持多高嗎?”
“保持鍋爐不缺水不就得了麼?”
六十出頭的孫師傅聽完撇了那位三十多的電廠眾一眼,理都不理他了。
此時僅能容納三人的四平米駕駛室已經被擠的滿滿當當,除了司機、副司機,還有兩位掄大鍁的學徒,根本沒有富裕位置,幾個發燒友無奈,只能灰溜溜的回到第一節車廂坐著去了。
這些人其實只是對蒸汽機械感興趣,誰也沒開過蒸汽火車。在他們心目裡,都覺得火車司機很威風很有意思,可實際上火車司機作業之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所謂“遠看像個逃荒的,近看像個要飯的,走近一看是機務段的。”這才是鐵道人的真實寫照。
從1789年開始。北海鎮鐵路建設委員會在伯力開設了鐵路技術分校,隸屬北海鎮技術學校,專門培養鐵路技術工人。
人生有許多驛站,對來自帶清的數十萬流民而言,北海鎮的出現導致了他們的人生髮生重大轉折,而鐵路學校的出現對其中一些人也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前後有八百多年輕人從農民變為了工人階級的一員。
鐵路技術學校的幾位老師,都是從另一時空請來的老鐵道人,平均年齡都在六十歲以上了。趙新跟他們談的都是五年合同,教完第一批學生再帶兩年就算任務結束,之後看個人情況再考慮是否留用。
伯力機務段下設運轉、檢修、裝置、燃料四大車間和兩個扳返段,機車四臺,現有沒畢業的學徒500人。因為車輛少,每輛車便由12人為一個車組,司機,副司機,司爐三人一班輪換。
要想在北海鎮當上火車司機並非容易之事。必須要經過學校、學徒、司爐、副司機四個階段,還要經過至少一年的經驗和考試,才能升職為司機。總體算下來,最快也得五年。
按照幾個老師傅的建議,鐵路技術學校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理論學習後,就正式進入兩年的學徒期,理論和實操結合,畢業後才能轉為正式司爐,司爐至少要幹一年以上,才有資格考副司機,副司機再幹一年才能考司機。因此,成為機車司機最快也得五年的時間,也就是必須燒三年的火和做一年的機件潤油工作,才有資格當上司機。
這麼個學法其實已經是拔苗助長了,按照那些老師傅的意見,從學徒到司機至少也得七年才行。司機和副司機不僅要懂實操,機車構造原理、故障分析及維護和技規、運規、訊號都得掌握才行。好在本時空的外東北地廣人稀,技工類人才需求緊迫,這才給了那些學徒提前施展的空間。
考慮到學徒們的水平,目前操作四輛機車的都是穿越人士,個別學的特別好的學徒才有資格掄大鍁燒鍋爐。
蒸汽火車開車前,司機、副司機和司爐三人要做好發車準備。司機的任務是汽缸預熱,提高汽缸壁的溫度,排出汽缸內的大量凝結水;副司機則要帶著幾個等在站臺上的徒弟,拿著長嘴油壺下車轉一圈,分別給各個車輪後面的平楔鐵的五個摩擦面上油,除此之外,還有中間緩衝器也得上油。
此時身為副司機的一位姓王的老人一邊加油,隨口對身後的幾個學徒道:“都記著!只要停車,副司機就得下來給這些地方上油,減少磨耗。”
一個學生舉手道:“師傅,如果這鐵軲轆停車時的位置正好把平楔鐵給擋住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