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紅色海岸之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葉梅利揚.普加喬夫和他的幾個同黨在1775年初於莫斯科被公開處決後,從西伯利亞到莫斯科,沙俄帝國那原本看似穩固的統治秩序很長時間都沒有恢復過來。
發生在1773~1775年的“普加喬夫起義”,表面上是因為1771年烏拉爾哥薩克們不服從命令去堵截東歸的土爾扈特人,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暴亂,其本質上則是烏拉爾哥薩克平民派和貴族派的鬥爭。
總的來說,哥薩克人就是不想讓沙皇俄國插手他們的部族事務,破壞之前那種權力相對平等的部落化政治體制。最重要的一點,老子既不想服兵役,也不想交稅!
事實上普加喬夫暴亂的根源並不是這個人有多大的號召力,策劃並領導整場暴亂的其實是烏拉爾哥薩克群體,就連那個“彼得三世”的名頭也是烏拉爾的哥薩克團體幫他想出來的。
對於今天在場的百十名哥薩克俘虜而言,他們自己或是父輩都是那場暴亂的參與者,要不然也不會被流放到烏拉爾山以東,然後又被魯緬採夫徵召上了戰場。所以當米哈伊爾大言不慚的說出伊萬的真實身份後,俘虜們立刻就回憶起了十幾年前的那場席捲了北高加索到穆羅姆森林的大規模暴亂。
但是許多大字不識的哥薩克們並不清楚普加喬夫的真實身份,因為知道這個事的叛亂者都被處死了。
“你是普加喬夫的兒子?可我聽說他的兒子已經死了。”
“我聽說那個人是沙皇,那麼你就是沙皇的兒子?”
已經改名為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的克魯託格羅夫笑著說道:“呵呵,我不是好好的站在這裡麼,那都是無恥的官吏們造謠。”
“嗨,夥計,能跟我們講講你是怎麼逃出來的嗎?”
克魯託格羅夫於是坐下來,跟所有人講述了一個精心編撰的故事。這是一個經過吳思宇、趙新以及其他投靠的哥薩克們反覆檢驗的版本,經過克魯託格羅夫長期背誦熟記於心後,又反覆跟那些在雅克薩的歸順者講述,搞的最終連他自己也分不清是真是假了。
話說在1773年普加喬夫暴亂開始以後,自稱“彼得三世”的普加喬夫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他的敗家老婆;同時又說自己準備去當修士,要讓兒子保羅繼承皇位。
這一手把女皇氣的火冒三丈,一面加緊闢謠,一面又讓人四處去搜捕普加喬夫的老婆索菲亞。等把老婆孩子都給抓到後,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每逢趕集就把索菲亞給放出去,讓她逢人就講那個叛亂頭子其實是自己的男人。
到了1774年,等普加喬夫攻克喀山後,發現了在城內監獄裡的妻子兒女。不過此時因為他已經娶了一個新的“皇后”。普加喬夫便說索菲亞和孩子是自己的一個朋友的家眷,既然遇到了,照顧他們也是自己的責任。不過直到普加喬夫被抓,索菲亞和孩子一直都跟在叛亂者隊伍裡。
等普加喬夫被抓後,葉卡捷琳娜二世又讓那個“皇后”烏斯金尼婭現身市井,說他根本就不是“彼得三世”,就是一個普通的哥薩克。
然而千不該萬不該,葉卡捷琳娜二世在處死普加喬夫後,嚴令民間和官方再也不許提起這個人和事,還將雅依克河改名為“烏拉爾河”,自此雅依克的哥薩克也成了烏拉爾哥薩克。並且將普加喬夫的兩個老婆和孩子都秘密關押了起來,從此再沒出現在世人眼前。一直到幾十年後的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期,這件事才逐漸被人再度談起。
女皇的本意是希望能徹底杜絕那場可怕的回憶,然而趙新在翻閱了另一時空中儲存下來的大量歷史資料後,敏銳的抓住了漏洞。他之所以會在上萬名俘虜裡選擇了克魯託格羅夫,是因為這廝長的最像彼得三世。
他向克魯託格羅夫堅稱,普加喬夫就是彼得三世,這一點毋庸置疑。至於你自己,那就是彼得三世和情人生的孩子,那位保羅大公算起來應該是你同父異母的哥哥。
眾所周知,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夫妻關係並不好,兩人婚禮當天都沒同床,各自都有情人。當然了,女皇的情人多了去了,這一點讓彼得三世自愧不如。彼得三世最著名的一位情人是伊麗莎薇塔.羅曼諾芙娜,是當時俄軍總司令沃龍佐夫伯爵的二女兒。
趙新則為彼得三世的編造出了另一個情人,那就是沃龍佐夫伯爵的小女兒瑪麗亞.羅曼諾夫娜。
真特麼敢胡謅啊!克魯託格羅夫第一次聽完這個故事後就被嚇了個半死。不過因為他對普加喬夫的身世並不瞭解,所以在逐漸接受了新的身份後,也開始覺得與有榮焉。
簡直太牛了!沙皇和女伯爵的兒子!
然而此時的趙新並不知道,他為克魯託格羅夫偽造的這個身份,在十幾年後把瑞典王室給攪得烏煙瘴氣。當國王古斯塔夫四世被軟禁後,議會里很多人提議讓克魯託格羅夫的兒子回去繼承王位,把一直眼巴巴等著當國王的卡爾王儲給膩味壞了。
要知道彼得三世的全名為卡爾.彼得.烏爾裡希,是彼得一世長女安娜.彼得羅芙娜公主和瑞典荷爾施泰因戈託普公爵所生。按照父系家譜,彼得三世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的侄孫,他的後人完全有資格繼承瑞典王位。
“這麼說,您是沙皇的後代?是他的直系傳人?”
“您這身份怎麼能算是哥薩克呢?我覺得您這麼做不合適。”
“您是想讓我們跟著你幹?呃......我認為這事你應該去跟那些軍官老爺們商量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