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年9月20日上午,從興凱湖碼頭出發的移民們船隊已經到達了伯力鎮。這裡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從北海鎮鋼鐵廠運來的的防爆牆框架疊成了山高。

很明顯,這裡將是繼富爾丹城和鯨魚鎮之後,北海鎮興建的第四座城鎮。

從元代起,伯力就被稱為“藥乞站”,當時是從遼寧通往黑龍江口的奴兒干東征元帥府的第二十三站。作為扼守五條水陸交通要道的樞紐,伯力在整個外東北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616年,也就是天命元年,努爾哈赤派遣達爾汗、碩翁科羅二將領兵兩千,遠征東海薩哈連部,取十一寨,招服使犬部酋長四十人,其中就包括伯力。

在另一時空裡,《璦琿條約》剛剛簽訂後,沙俄就佔領了這裡,將其作為侵略中國東北的前沿軍事堡壘,由此鯨吞了外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作為三姓副都統衙門的下屬村落,趙新在幾個月前帶兵抵達伯力村的時候,這裡共有三十多戶赫哲人家。

其實趙新他們之前去特林石磯那次也經過了伯力,和當地赫哲人頭領有過點頭之交,贈送過糧食、布匹、鐵器針線之類的。今年年初劉勝迎娶烏希哈的時候,伯力村的頭人也跟著去了巴爾克村吃喜酒。

趙新用了三千斤糧食、一百口鐵鍋、一百盒火柴以及其他零七八碎,從伯力村的赫哲頭人那裡買下了一片沿江的土地,公平交易,雙方都很滿意。新建的伯力鎮佔地大約三百畝,差不多是28個足球場的面積。

“所有人都下船了,我們在這裡停一個時辰就走。注意不要隨地大小便啊!”平底機帆船的甲板上,一名北海軍班長大聲說著。“你們的活動範圍只能在鎮子內的區域裡。鎮子外的林子裡有猛獸出沒,小心沒命!”

來自福建泉州的張廷和帶著老婆孩子隨著人流下了船,一家五口怯生生的看著周圍的人來人往,茫然不知所措。

“怎麼了?”說話的是隨船的一名治安警,他看到張廷和站在碼頭上不走,便走過來詢問。

張廷和一家現在一看見這身黑衣服就怕的要命,戰戰兢兢的躬身道:“老爺,我們下船做什麼啊?”

治安警微微一笑,指著碼頭上的一個牌子道:“上面都寫著呢,吃飯還是方便,按著箭頭走就行了。”

張廷和連忙拱手道:“哦,多謝老爺了。”

說罷,他便拉著老婆孩子朝那個告示牌走了過去。身後的治安警一直盯著他,這讓張廷和感到芒刺在背般難受。

沒辦法,誰讓自己曾經是個天地會呢?再說了,要不是沒了活路,張廷和也不會帶著全家跟嚴煙坐船來到這極北苦寒之地。

自從嚴煙和廖東去年來北海鎮試圖聯合不成之後,兩人一直了今年正月十五後才坐船離開。可回去時又因風浪在琉球修船耗費了近兩個月,結果就僥倖錯過了清軍的圍剿。等他們抵達臺灣淡水時已經是三月了,林爽文早就在老衢崎(臺灣苗栗竹南鎮一帶)被清軍俘獲。

嚴煙和廖東這些人此時已成了喪家之犬,滿清自今年一月得知天地會內情以後,乾隆極為重視,閩粵各地都在嚴查緝拿天地會分子。兩人一商量,覺得眼下也只有去北海鎮這一條路了。

於是他們先從臺灣和福建帶出了跟自己關係最近的一百多個天地會餘黨和家屬,之後便一路北上琉球,途徑南九州登岸尋求補給時,差點被仙台藩的武士給砍了。而等到負責鎮守南九州的伊達村常命令放人時,嚴煙他們已經在牢裡呆了好幾個月。

在嚴煙帶出的這些人裡,大部分都是在林爽文之亂前就入了天地會的。這些人原本是在臺灣傳教斂財,結果等戰亂一起,好多人都跑路回福建了。

在後世的很多資料上,往往把林爽文起義稱為“林爽文天地會起義”或“天地會領導的林爽文起義”,這種說法其實很不確切。究其原因,就是天地會與林爽文起義之間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

滿清前期的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遊民眾多,社會矛盾尖銳,這是會黨與暴力產生的溫床。林爽文起義是當時臺灣社會暴力發展的產物,是拜把結會傳統裂變的結果,天地會在其中只充當了一個不自覺的角色,而林爽文起義失敗才是則天地會蔓延、演變的契機。

歷史上也就是從林爽文覆滅、天地會遭到清廷大規模搜捕開始,天地會的創立宗旨才開始發生轉變。即從隱含“明主傳宗”的“互助搶劫”,轉為後來的“反清復明”。

所以假設某位穿越者到了乾隆早中期的時代,真要是在福建和廣東遇到天地會,很可能就是被搶的連條褲衩都不剩。如果自以為是的還跟對方講什麼“天父地母,反清復明”之類的切口,搞不好這夥劫匪路霸能抓了你直接送官領賞金。

北海鎮對於嚴煙這夥人的再次到來,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一下船就被治安警帶走,分別關押詢問,確認他們在林爽文之亂中的參與程度後,這才開始將他們打散,以家庭為單位,發往了黑龍江城、蝦夷地和苦葉島各處。

至於嚴煙和廖東,作為深度參與林爽文叛亂的首腦,兩人都被髮配到了蝦夷地的煤礦上去了。

話說在以農為生的古代社會,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才是變態。能成為遊民的人都是生活在社會邊緣,衣食不繼、顛沛流離、飽受欺凌、生死難卜才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些人為了生存、互助、防備欺凌搶竊,他們便透過結社會黨而糾集一體。水滸也好,三國也罷,便成了他們的信仰基礎。由於其中分子多為遊手遊食、無賴光棍之徒,一旦羽毛漸豐,團體內部的互助和自衛很快就演變為械鬥、搶劫、盜竊以至叛亂等種種反社會行為。

北海鎮需要的是能踏踏實實種地,老實本分當兵的人,對於這群社會不安定分子,便只能採取這個辦法。

張廷和在泉州就是個賣雜貨的小老闆,膽子又小,生活還算過得去,所以也沒怎麼參與過械鬥和路霸生意。這廝當初加入天地會純粹就是為了斂財,每發展一個就能收個一千文錢,除了上繳給嚴煙之外,自己還能落下不少。林爽文殺官造反後,張廷和嚇得連斂來的錢都不要了,當天就回了泉州。

來到北海鎮後,經過治安警連軸轉的詢問,張廷和把能說的不能說都交待了,所以他現在一看見治安警那身黑色制服就嚇得腿肚子轉筋。

等張廷和一家到了為移民準備的露天食堂,看到食堂裡給所有人提供的又是麵食,張廷和的老婆有些不樂意了,埋怨道:“怎麼想吃口米就這麼難呢?早知道就不來這關外之地了。”

張廷和急忙伸手捂住老婆的嘴,低聲呵斥道:“哎喲,你小點聲,讓那些穿黑衣的官差聽見就糟了。”

“都怪你,當初非要入什麼天地會!你看看,以後這日子怎麼過?!”

“說什麼胡話呢。”張廷和也來氣了,指著女人耳朵上的耳墜和手腕上的玉鐲子道:“這,還有這,哪一樣不是當初用會錢買的?當初是誰數鷹洋數的天天眉開眼笑的,那會子你怎麼不說這話呢?有本事你別要。”

谷“我憑什麼不要?我給你們張家生了兩個囝,這就是我的!別說這個了,鷹洋也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