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失敗的工藝品(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月的時候,因閔浙總督常青征剿不力,乾隆降旨將湖廣總督李侍堯與常青對調。到了正月底,臺灣大亂的蓋子終於瞞不住了。自此,已經秘密建立了二十年之久的天地會終於進入了乾隆的視野。
之後清軍不斷從內陸調兵,林爽文則帶著上萬人合圍臺灣府城。期間一道道虛假參半的奏摺飛報京城,搞的乾隆也是看不清內裡究竟如何,只能不停的下旨申飭。
到了這個時候,老邁的乾隆也看出了常青、藍枚元等人辦事不力,左思右想,決定再度啟用福康安。
......
“哎,我說,天地會是不是跟裡寫的那樣?”富爾丹城的演習指揮部裡,劉勝好奇的問著趙新關於臺灣的事。
“大哥,你都說了是了,還真以為腳底刺字呢?那還不癢癢死。”趙新吃著副官打來的午飯,咀嚼了兩口,繼續解釋道:“來了這麼久,你還沒看明白?這就是一群反動會道門,連臺灣府都沒打下來呢,就開始封官加爵了。”
一旁的王遠方突然好奇道:“你說要是他們找咱們求援,怎麼辦?”
“涼拌!沒功夫搭理他們。”趙新脫口而出。
劉勝道:“對了,昨天我看了丁國峰寫的報告,苦葉島南邊那個村子怎麼處理?”
趙新道:“我讓老陳安排送兩百戶移民送過去,不能讓島國人獨大。”
丁國峰已經回來快半個月了,現在又忙著從濟州島那邊往回拉人。他在離開大泊鎮前,讓代理鎮長村山傳兵衛召集人手在鎮子北面清理出一塊二十畝大小的空場,通知他下個月會有兩條三桅帆船帶人過來。
為了防止村山傳兵衛耍心眼,丁國峰讓柴忠帶著一個連留在了大泊鎮駐守,等待下個月建築隊和移民過來後再考慮輪換。
村山傳兵衛為了保住自己的封地,拼命的巴結丁國峰,幾乎掏空了庫房裡的海貨俵物,甚至還想送女人給丁國峰陪寢。可他這算盤卻打錯了,丁國峰早有意中人了。
那姑娘不是別人,正是當初沙川族長的妹妹雪舞。趙新對這事樂見其成,還讓阿妙幫著做說客。
雪舞自從來了北海鎮,原以為會成為趙新的老婆,誰知道趙新根本沒心思。小姑娘在學校學了半年普通話,掌握了幾百個漢字後,眼下在北海鎮醫院當護士。
吃過午飯,眾人又各自忙碌起來。趙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副官陳繼山來報告,說沈敬丹來了。“準老丈人”是來彙報公事的,作為貿易部門的負責人,沈敬丹前段日子坐船去了趟濟州島,跟之前來過的李尚義私下接觸了一番。
“李朝讓咱們以後不得在濟州島安置移民,他們朝堂裡有人提議派兵驅逐。”
趙新一聽就樂了,笑道:“他們真敢動手?”
沈敬丹笑道:“還在商量,那個李祘一直沒表態。不過李尚義對這次帶過去的貨物很滿意,尤其是各種鐵製農具和火柴。”
十八世紀的李朝物資匱乏,在跟帶清進行對外貿易時幾乎什麼都要,牲畜、日用雜貨、金屬製品、紡織原料、藥材等等。而其對外輸出的商品不過是人參、高麗紙、毛皮、海產乾貨和一些金屬原料。
因為前年李朝來人的時候,趙新提出了江源南部的領土問題,這讓李朝君臣十分惱火,所以至今也沒有和北海鎮進行正式聯絡。
趙新問道:“倭鉛這次買了多少?”
沈敬丹道:“少了點,只有五萬斤,差額部分都是用紅銅和桑皮紙彌補的。我回來之前,李尚義已經派人去了咸鏡南道,說再買十萬斤倭鉛。他說以後每年能保證十五萬斤的供應。另外我讓徐大用派人聯絡老黃,讓他幫著從兩湖那裡買。”
所謂的“倭鉛”,也就是鋅,是製造黃銅的原料。而步槍子彈殼所用黃銅要求含鋅量在30%,所以鋅就成了北海鎮軍工生產的重要原料。
帶清的鋅礦主要集中在雲貴和兩湖地區,用途就是配製黃銅,以供鑄錢及製造各種器皿使用。廣西桂陽所產的鋅錠純度能達到98.99%,甚至還出口到歐洲。
趙新現在對於工農業生產原材料的態度是能從本時空購買的,就儘量不在另一時空採購。
其實目前離北海鎮最近的大型鉛鋅礦,就在沈敬丹所說的咸鏡南道的檢德地區。這是一個超大型的鉛鋅礦床,後世探明鋅金屬的儲量在七千萬噸。不過此時李朝對於檢德礦區的開採主要集中在白銀和鉛上。
“無所謂了,等北海軍佔領琿春的時候,你看李朝的人怎麼跪著求咱們。”趙新如是解釋著。
沈敬丹目光閃動,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拿下琿春呢?”對他來說,外東北再好也只是蠻荒之地,趙新帶兵打進關內才是他最大的希望。
“快了。”趙新淡淡一笑,又露出了他那副習慣性的坑人表情。
沈敬丹見狀也不好再問,軍事上的事他不能插手,這是趙新之前和他談好的條件。他之前從揚州帶來的幾個沈家子弟目前都去了民政當辦事員,沒一個願意當兵的,這也讓沈敬丹十分頭疼。
其實趙新的計劃是今年大練兵,同時培訓出一批地方管理人才,然後明年一舉拿下琿春和寧古塔,之後一路向西進攻喀爾喀蒙古。
之所以要先打蒙古而不是南下,就是因為他擔心一旦揮師南下,威逼京城,蒙古各部就會成為不安定因素。萬一這些王公臺吉們見勢不妙再和沙俄人勾勾搭搭,那可就太囉嗦了。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