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個大活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幕府代表完成條約文字簽署互換後,次日趙新便按照約定,在幕府水軍的監視下,升錨啟航。
接著,雷神號在三浦半島停留了一天,等待潘秀成所部登船。不過在釋放之前抓獲的俘虜時,一個大鬍子武士死活不願走,說要跟著去北海鎮開開眼。
此人自稱名叫三沢伊兵衛,今年25歲,來自盛岡藩。(光說藩名恐怕記不住,不過要提起南部鐵壺,很多人也許會“哦”的一下。)原本是一家劍術道場的教習,師承“小野派一刀流”。
話說這年月學武的本來人就少,基本上都是能吃飽飯外加還有兩個糟錢兒的高階武士才會乾的事,其他人學這個還不如學算賬當廚子呢。
伊兵衛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日子原本也還過得去。誰知道三年前巖木火山爆發,再加上災情,整個盛岡藩的人口跑了一大半。
經濟越來越差,劍道館便開不下去了,被下崗的三沢伊兵衛只好跑到江戶謀生。問題是江戶的武館競爭更激烈,伊兵衛那兩下在小縣城糊弄一下還行,到了百萬人的大城市連末流都算不上。無奈之下,他只能到處找活謀生。
前些天幕府出兵浦賀,伊兵衛覺得沒準是個機會,就花了三分之二的積蓄,買了件帶鐵護心的皮甲跟著來了。他心想萬一要是打跑了唐夷,萬一能被登用混個長期飯票,簡直不要太美。
事實證明伊兵衛想的太美了。北海鎮只開了兩炮,接著一個衝鋒,他那個小隊的一大半就當了俘虜。
面對北海鎮的武器,就算柳生宗矩加上宮本武藏也沒用,正所謂“功夫再好,機槍撂倒”!
而三沢伊兵衛之所以想跟北海鎮走,除了羨慕北海鎮的武器,還因為這廝吃了幾天俘虜飯,被北海鎮“斤半加四兩”的伙食給鎮住了。蔬菜、豆製品、魚禽蛋不必多說,最關鍵是還有肉!最最關鍵是主食隨便吃!
趙新和手下人都沒想虐待這些島國武士俘虜,本著多個人多雙筷子的原則對待。結果幾頓飯下來,伊兵衛便決定入夥。
這種事潘秀成不敢私自做主,在請示了趙新後,三沢伊兵衛便被留下了。
等北海鎮的人馬差不多全部上船,就要準備出發時,新的狀況發生了。一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帶著一個年輕人居然混進了伙伕的隊伍,而且這兩人外面還穿著北海鎮計程車兵的外套,要不是守在舷梯計程車兵看這兩人眼生,還真能矇混過關。
這下可鬧大了!潘秀成氣的讓手下各連單獨道甲板上集合認人,他得搞清楚這兩人是怎麼混進來的。
結果認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突然有兩個士兵指著那一老一少氣憤的叫道:“原來是你們倆把我衣服拿走了。好心請你們吃飯,居然不告而取!”
事情終於查清了,這一老一少是昨天中午到的鯨切場。說是來找個朋友,結果鯨切場的人都跑光了。老頭膽子挺大,看到北海鎮要開午飯了,就跟兩個士兵說能不能給他一碗;那兩個被偷衣服計程車兵看老頭年紀挺大,瘦骨嶙峋的,就給拿了兩碗。等到了晚上,老頭和年輕人又蹭了頓飯,這才告辭。
誰知道今天起來集合,兩個士兵發現自己的上衣沒了。好在北海鎮士兵每人行禮裡都有一套備用的,等兩人再想找衣服,集合的命令來了。
“那老頭和年輕人叫什麼名字?”
“老的叫林子平,年輕人叫什麼信淵。首長,我這就派船把他們送回岸上。”
“慢著!”趙新騰的就站了起來。“你說那老頭叫什麼?”
潘秀成撓撓腦袋答道:“林子平啊。這名真怪,聽著跟個漢人似的。”
“把他們倆帶到會議室去。”
“啊?是!”
林子平,今年四十八歲,原名岡村友直。其父岡村良通曾是幕府的御書物奉行,六百二十石的高階武士,後因故被削除藩籍,改姓為林氏。幼年的林子平與其兄姊之後便去了時任仙台藩醫的叔父家。所以千萬別以為這人有漢人血統,人家是百分百的島國人。
林子平一生命運坎坷,不過人家有個好二姐,被仙台藩六代目伊達宗村看上,當了側室。林子平元服後也入籍了仙台藩;一輩子不管如何不受幕府待見,可總歸吃喝不愁。
此人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就是寫了一本《三國通覽圖說》,裡面明確了琉球、X魚島和竹島的歸屬問題,被後世島國政府列為最討厭的一本書。
後世島國政府每次宣告這裡是我的,那裡也是我的時,就會有人把這本書搬出來,硬生生打臉。
至於那個年輕人,名叫佐藤信淵,今年剛十七歲。因為他的父親佐藤信季跟林子平是好友,原本小年輕是外出遊歷,路過江戶;聽說父親的好友也在,就興匆匆的去拜見,結果被老頭給忽悠到浦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