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個大活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可別小看佐藤信淵,此人日後是島國有名的戰略理論家,一輩子寫了三百部書,總共八千卷。簡單來說就是主張“教育訓練、勇武果敢、兵農合一”,被後世研究者稱為島國對外擴張理論的先驅。
當趙新來到會議室見這一老一少的時候,林子平的臉正貼在牆上掛著的那臺電視前,想要琢磨出個究竟,而佐藤信淵則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說說吧,你們二位,偷衣服上船,這是打算幹嘛?”
林子平轉頭打量著趙新,笑眯眯的說道:“風雅之事怎麼能叫偷呢?你這人說話別這麼難聽。”
佐藤信淵則走到趙新跟前,跪伏在地道:“實在給您添麻煩了,老師和我想去北海長長見識。”
趙新微笑著看著眼圈的年輕人,心說年輕好啊,年輕人白紙一張,以後別寫什麼“島國中心論”了,寫“華夏中心論”吧。就寫華夏的防禦圈應該遠離本土,最後擴張到對面大陸去,把太平洋寫成自家澡盆。
“那你們是打算入北海籍,放棄島國身份嗎?”
林子平走到趙新斜對面坐下,道:“仙台藩都快跟北海鎮穿一條褲子了,老夫看脫籍就沒必要了吧?”
趙新搖搖頭道:“我北海秘技包羅永珍,上至天文地理諸子百家,下至士農工商,無所不包。你們若是不入籍,那就大略看看,等下一趟船去仙台,就送你們回來。”
“年輕人口氣夠狂,不過老夫喜歡。”林子平哈哈一笑,突然問道:“你這船是靠什麼驅動的?為什麼沒有帆也能跑這麼快?”
“呵呵,想知道嗎?我偏不告訴你。入籍啊,入了北海鎮的籍,我就帶你去看。”趙新覺得林子平挺有意思,於是故意逗逗他。
誰知道老頭嘿嘿一笑,坦然道:“老夫孤家寡人一個,想出本書幕府也不讓,就算脫籍又如何。現在北海鎮連蝦夷地都拿去了,不知殿下的下一個目標是哪兒?”
“你知道我是誰?”
“一打松島町,再打長崎,如今連江戶也打了。趙王殿下,如今您已經天下聞名,長崎、江戶聽到殿下的名字,可讓小兒夜啼止哭。”
趙新微微一笑道:“哦?我這麼有名?你們兩位還沒自我介紹呢。”
林子平用漢人禮儀拱手行禮道:“老夫林友直,字子平,仙台藩人士。”
佐藤信淵躬身道:“在下出羽國久保田藩藩士,佐藤信淵,字元海。參見趙王殿下。”
趙新起身衝林子平拱手道:“久聞先生大名,今日有幸得見。二位請坐吧。”
林子平哈哈一笑,坐下後冷不丁問道:“殿下還沒說接下來要打哪?我猜是薩摩?”
“我誰也不打了,回去種地讀書娶老婆。”
“殿下兵強馬壯,一應軍器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為何不揮師南下,驅逐北狄,光復神州?”
對於這個時代的島國人,尤其是儒家學者來說,他們內心其實是看不起清國的。
因為神州陸沉,漢人江山不再;就像當年蒙元崖山之後無中華一樣,舉國戴孝,為南宋陳哀;所謂夷狄無論如何改頭換面也不可能是正統。
當年滿清入關的訊息在一月後才傳到島國,幕府對此十分擔憂,因為他們害怕這又是一個像蒙元一樣的敵人。
根據朝鮮手抄本《漂人問答》和鄭成功使者張光啟的回奏檔案,1660年,也就是德川四代目德川家綱在位時,幕府曾在客居島國的明朝遺民引導下,乘船向北京進發,不過途中遇狂風,損失頗多,最終無功而返。之後只同意支援鄭氏一些戰略物資,並允許鄭氏從島國買賣黃金。
眼下出了一個兵威赫赫、兩敗滿清的北海鎮,而且還是朱明後人,原本讓目前仍奉朱子儒學為正統的島國儒學者們興奮異常。要不是趙新三打島國,蠻橫無禮,連林琴山這種身為幕府大學頭(等同於國子監祭酒)的世襲大儒也會湊上來幫忙出主意。
趙新道:“林先生,佐藤先生,北海鎮的體制跟你們想象的不同。揮師南下推翻滿清,對我和我的同伴而言易如反掌,不過我們要的不是一個世襲罔替的封建王朝,繼續類似幕府旗本或是滿清八旗的腐朽統治,北海鎮要的是給天下窮人找出一條活路。”